沪浙新高考改革近4年效果如何?等级赋分技术待改进
摘要:4年来,新高考改革究竟成效如何?改革推进中,又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编者按:
高考改革,攸关每个考生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14年,上海、浙江作为试点地区进行高考改革。此次高考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唯分数论和文理区隔,增加高校自主权、学生选择权和选课自由度。目前,新高考改革后,已有两届学子完成高考,从学生、家长到学校,大家由最初对改革效果的期待,开始审视高考改革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了解新高考改革情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带领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中座谈、单独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与沪浙地区的高中学生、教师、校长、教育专家,以及高校、教育部门负责同志等进行了沟通交流,其间共召开20余场座谈会,对2714位高中教师、校长和应届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系统总结了高考改革的成效,深入分析了改革推进中遇到的挑战,并就完善等级赋分等进行了思考。
对于教育,你最关心什么?高考,想必是被提及最多的答案之一。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上海、浙江作为试点,开始推行新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语数外三科必考,其余科目6选3”“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与以往改革的“小手术”不同,这次高考改革可谓“大刀阔斧”。
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高考一改,中学生怎么学、大学怎么招录等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也随之发生变化。4年来,新高考改革究竟成效如何?改革推进中,又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1、新高考改革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新高考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课题组结合新高考改革的五个目标,对学生、教师、校长、教育部门、高校等相关方的调查研究表明:新高考改革社会反应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新高考改革,首要的目标是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科目“6选3”的选考制度,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调查发现,考生、家长、教师对此认可度很高。关于学科选考的理由,有80%以上的学生回答,选考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是在某些学科上的优势决定的。
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查发现,该目标得到了较好实现。目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分数进行录取的学校比例不算大,主要是在具有自主招生权限的学校内试行。但从上海有自主招生权限的大学和浙江“三位一体”招收录取的情况看,在按综合素质评价招录的学生中,如果仅凭录取分数线的话,有20%的学生可能进不了现在所在的学校;同时,在达到录取线的考生中,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不高,有10%左右没有被录取。可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已经释放出积极信号。
第三个目标,是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从上海、浙江的实践看,外语一年两考对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避免由于特殊因素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中,有将近90%的被调查对象对一年两考持赞成态度。
第四个目标,是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培养综合能力。这一目标得到了较好实现。新高考改革决定高考不分文理科,从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考生文理交叉率为78%;从上海的情况来看,文理交叉率约为80%。调研显示,文理不分并没有降低数学的区分度。
第五个目标,是学业水平考试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新高考规定,语数外三门成绩分别计150分,而两地的选考模式有所区别,上海是6科中选考3科计70分,然后转换成11个等级分,浙江是7科中选3科计100分,然后转换成21个等级,目的是“避免分分计较”。此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践看,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分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同时,人们对等级分的认同度较低,分分计较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加剧。
2、新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
课题组发现,从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推进和方案调整的情况来看,目前遇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一等级性考试“6选3”的制度设计增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但也带来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现象。为避免不同学科引起的分值差异,上海和浙江两地均在计分时按照考试群体进行等级划分,转换为相应等级分,再最终计入高考成绩。在以高考总分录取的制度下,由于物理获得高分的难度明显偏高,从而导致一些爱好物理、数理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没有选择物理,造成该科目选考人数逐年下降。调研中,有多所高中学校的教师、校长反映,高一、高二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人数也在下降。为解决这个问题,浙江、上海分别出台了“保障机制”,对物理学科设定一个保障人数(浙江是6.5万,上海是1.5万),但没有根本解决“报考物理吃亏”的问题。
一一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需增强。在录取时,高校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关于什么是综合素质、怎样测量综合素质、怎样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成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在采用的是,在中学进行综合素质计分的方法,客观记录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为高招录取时提供参考。但不同教师、不同学校记录的方法和内容不尽相同,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存在差别。课题组调研发现,多数校长和专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存在顾虑。
一一选考科目实施等级分需进一步科学划定。上海、浙江高考改革均为等级性考试科目,以等级赋分制来呈现考试成绩。但在操作中,由于等级比例按规定进行划定,所以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两名考生在一门等级考试科目中相差一分,却相差一个或两个等级。这意味着原始分相差一分,两名考生最终得到的等级分相差3分或更多。这种分差在计入高考成绩后对考生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一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需更加关注公平性。高校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时,通常是通过面试进行评分。在上海、浙江的高考录取过程中,有关高校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了组织,总体反应较好。但调研中部分高中校长表示,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后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有所扩大,如何保证过程的公平性尤其值得关注。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很好建立,加之学生并没有全面了解高校对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方法,因此,对于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是否会出现“开后门”等问题,家长和学校均表示担心。
同时,从短期看,“3+3”招考模式改革打破了原先“3+1”模式,使得选考各门学科的考生比例有所调整,这意味着各学科的学生比例每年都有变化,对学科教师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直接影响,不同时段、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教师需求量的波动性较大。由此在短期内,高中无法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配备师资,导致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富余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
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之一。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这样既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也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
增强综合素质评价和使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从世界一流大学录取方式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是高校而非高中;综合素质的内容主要是看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手段主要是由一系列测评环节构成,比如提交报考志愿、参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临时布置的任务、辩论、进行课题设计等。
压缩等级数量,提高高考计分与分数合成的科学性。同时,将提高办学标准和办学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以保障新高考改革目标的实现。
教、考、招必须有效联动,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的系统协调性。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做好课程调整、课程选修、建立走班制、提高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在考试组织阶段,要使学生成为选科选考的主体。以前在填报志愿时,有60%甚至更多学生的志愿是由老师、家长包办或主导。这易使学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而出现厌学情绪。新高考改革把选科提前到了高一,高二、高三还有多次调整选择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非常有利。但同时,要注重增强招生阶段的改革力度、高校的参与度。
3、新高考政策在全国推广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上海、浙江在试点推进新高考改革中探索了许多好的做法,特别是在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合理安排课程、组织走班教学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但调研发现,新高考政策要在全国推广,仍存在诸多瓶颈。
一一师资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目前,学校教师的编制标准还是1993年制定的,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对教师的需求。新高考制度下,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地理、生物教师缺口很大,而物理和化学教师富余。为顺应新高考改革需要,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竞争力,生涯规划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等类型师资,在高中缺口很大。调研显示,有些学校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职教师,有些学校只有1到2名,远不能满足需求。此外,目前一般高中有3位左右的教辅管理人员,但随着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排课、调课等日常性事务将大幅增加,现行的人员配置无法满足需求。
一一部分学校功利动机强,存在“抢跑”现象。具体表现为,学校为提高升学率,抢赶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在等级考选考前,停课集中复习“会战”;压缩不考试科目,用考试科目暗中替代,挤压选修课课时等。这些功利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课程安排、学生学科学习的持续发展,以及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一一走班教学对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冲击较大。从试点高中的实践来看,走班制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引发了高中教育教学内容、制度与管理等方面的“连锁反应”。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建议,在全国推广实施新高考政策,各地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教师需增加约20%。调研显示,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尤其是地理和生物教师的需求旺盛,需要增加20%左右。而生涯规划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跨学科创新实验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师等需要在原基础上增加100%-200%。教辅管理人员需要从原来的3位增加到5至6位。同时,为解决因选课走班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一方面应增加教师编制,招聘新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区域为单位,统一排摸区内教师总量和结构,以及区内各学科对教师数量的需求,进行区域内统筹,做好支持和保障。
教室改扩建30%左右。新高考背景下,既要增加普通教室数量,更新相关设施设备,也要重建学科实验室和学科功能室。同时,学校办学经费需增加20%-30%。以上海为例,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关于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统计表明,上海市高中生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2014年是30819.14元,2015年是35632.31元,同比增长了15.62%。就高中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投入而言,2014年上海市公共财政支出是9380.18元,2015年是10183.46元,同比增长了8.56%。而与上海相比,其他地方的增幅应该更高。
提高适应新高考课程安排能力。行政推动,专业指导,强化督导,技术支持,多维度保障学校在规定课时内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课;加强过程督导,增强评估权重,继续开好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对接新课标,开好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把信息技术列为选考或等级考科目,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浙江省“7选3”模式,也可以探索其他模式,旨在增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增强适应新高考学校教学的管理水平。保持行政班级三年稳定,增强集体归属感与凝聚力,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丰富教学班育人职能,加强学生走班过程中的流动性管理,优化学校中层管理机构与机制;建立基于信息网络的排课和选课系统,同时制定走班指导手册,引导与规范学生精准走班;增加专业化的教辅人员,做好走班教学与管理的支持服务工作;加强学校楼层与场馆公共学习空间建设,设立专门的学习辅导教室。
科学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调研发现,考试次数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高中三年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秩序。建议把等级考统一安排到高三;减少考试次数,等级考限制为一次,英语考试也可暂时安排一次,合格考与等级考重合的学科,可以由等级考成绩代替合格考;把所有等级考科目统一放在6月,与高考时间对接,成绩一起公布。
4、等级赋分技术有待改进
等级赋分是新高考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将原始分换算成等级分,再将等级分折算成录取分,是新高考改革为了避免分分计较的重要措施。课题组调研发现,由于等级分换算问题涉及理论、技术、成本和社会心理接受程度等因素,这一举措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课题组了解到,在上海、浙江之后,山东今年公布了《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可以说,山东的等级分计分方案在试点两地的方案基础上进行了改变。首先,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同时,与浙江、上海同等级同分的赋分机制不同,山东是根据考生的原始分进行线性转化,即让每个等级里的每一个原始分都对应一个等级分,每个等级最多达10分。但山东方案也存在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是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科目同等级可比较的问题,造成报考化学等科目考生吃亏的现象。二是可能在中间某些等级内形成“杠杆效应”,原始分差1分,等级分差距就会翻番。虽然山东方案已经把中间段的人数划得很大(如C+等级占比24%),但如果某一个等级的原始分本来相差达不到10个分值,转换为等级分之后就会放大原始分差异,因为方案已经人为设定每个等级有10个分值。这样,各学科中间段分数依然存在着差1分而差好几分的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不少专家提出参照香港地区做法,采用校准等级分的办法。基本原理就是在上海、浙江方案的基础上,对各科同一等级的人数范围进行校准,使之更符合考生群体的实际特征,以实现同等级可比较,可以称之校准等级分。
这种方法不仅考虑群体内的次序,还考虑到了群体之间的水平差异,可以较好地做到科目成绩比较的公平性问题。但这种方法也有弊端,即原始分差1分也可能会差一个等级的现象同样存在,同等级内差异无法体现。
综合以上几种等级分方案的利弊,建议除历史、物理外几门选考科目等级分计分方式,可以参照校准等级分的原理和技术,在山东方案的基础上再作改进。具体如下:
(1)把山东方案提出的8个等级改成6个等级,减少前面说的“杠杆效应”。
(2)把每个等级的换算等级分区间调整为8分,进一步减少“杠杆效应”。
(3)根据各科考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对各等级人数比例进行校正,使不同科目同等级更加可比较。
(作者:新高考改革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