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职业教育向学徒制学什么?

2018-07-10 11:13 中国教育报

摘要:古老的学徒制背后隐含着深刻的教与学“基因”,这些基因对现代职业教育有着深远的启发意义。

学徒制是一种师徒相承的技艺传授方式,千百年来,为各行各业技艺人才的涌现、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老的学徒制背后隐含着深刻的教与学“基因”,这些基因对现代职业教育有着深远的启发意义。

围绕“规矩”的传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指做人、做事、做物的基本规则与要求,这些规则与要求“相对不变”又呈现“行业特征”。学徒制的传承首先是规矩的传承,技艺传承围绕着规矩进行。

规矩的内涵极为丰富,主要有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做人的规矩,凡是好的师傅无一不把规矩放在最前面,师傅招徒首在考察人品,一旦招入师门,规矩贯穿始终。然后是做事的规矩,事先应该怎么做好准备、工具该怎么摆放才安全、工作后怎么整理好场地等,无不规定到位。再有就是做“物”的规矩,这些规矩是“技巧”“经验”之所在,相当于师傅传授的隐性知识,它们与做人、做事的规矩共同组成一个关联的整体。

严师出高徒,严指师傅在规矩上的严格,这种严是为了保证徒弟在德行上有坚实的基础,为人行事不偏才能更好地承载技艺的精进。

通过“观察”的学习。“学的内容”决定“学的方法”,当“学的方法”与“学的内容”内在一致的时候,“学”才会高度有效。解构学徒制的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发现,其最本质的学习是通过观察的学习。

学徒需要持续观察师傅的“做”。师傅可能很少说话,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教,他在做“示范”,观察师傅的“做”就是“学”,观察可以发现经验——原来师傅是这么做的,观察可以发现问题——师傅为什么要这么做。需要观察“作品”,徒弟要用心观察各种各样的作品,细致地揣摩分析作品,它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可以做得这么好?怎么才能做得更好?还需要观察自己,这种观察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的学习,导向行动的改进,引导自己怎么才能做得更好,观察一旦触及这一层面,技艺也就开始精进了。

学徒制的学习起于观察,但并不止于观察,观察发现问题,通过“问”“思考”与“改进”,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这样的学习是高度有效的,是行动性知识学习的上佳路径。

外围“进入”的方法。从整体上看,学徒制的教学有一个根本性的特点,它采用的是外围进入的方法,各行各业的学徒制传承概不例外。

这是一种由外围到内核,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学习理发的徒弟总是先站在“远处”观察师傅怎么做,在“外围”做些打扫卫生之类的工作;然后开始接触头发,干些洗头、吹风、卷发之类的活;慢慢地从简单动作开始,一点点接触到各种发型的处理。这样的过程其实符合很多学习的原理:它由简单到复杂,符合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认知规律;它是一种低成本的学习,能尽量减少各种成本的“损耗”;它更是一个质量自我控制的过程,当徒弟的学习质量达到要求以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外围进入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导向性”的教学,即随着学习的深入,一点点导向本行业的核心技术,当学徒掌握了这种核心技术以后,他就可以稳定地输出“产品”,这时徒弟才可以“出师”。

围绕规矩的传承、通过观察的学习、外围进入的方法是学徒制的三种基因,对现代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我们的职业教育要围绕人的培养进行,以规矩立核心素养之本;我们的职业教育是“做中学”的教育,本质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是学生技艺的精进之源;我们的职业教育要从“外围出发”逐步导向核心技术,让学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这也是现代学徒制的应有之义。

(作者朱孝平,系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特级教师、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