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公益大讲堂发挥博物馆使命中的教育担当
摘要:博物馆馆藏的古代拴马桩,为什么上面都有一个猴子的雕像?因为古时候相信猴子和马在一起,能预防马生病,这也是孙悟空弼马温(避马瘟)官衔的由来。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博物馆馆藏的古代拴马桩,为什么上面都有一个猴子的雕像?因为古时候相信猴子和马在一起,能预防马生病,这也是孙悟空弼马温(避马瘟)官衔的由来;为什么很多古代器皿上都有鹿趴着的雕刻?因为鹿趴着表示伏鹿,意味着“福禄”……这是5月13日在青岛博物馆举行的“e历史——文博公益大讲堂”上,主讲嘉宾杨剑英用精彩的历史事例和近百名学生、家长分享新博物馆学的有关内容。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好,李沧区政府主任督学李旭东,青岛61中校长李刚,青岛市名师工作室馆校合作指导专家刘玉琪,青岛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永梅及全体成员等参加了活动。
e历史——文博公益大讲堂由青岛市博物馆、青岛61中、青岛市张永梅名师工作室发起举办,讲堂旨在以孩子们的兴趣为出发点,邀请专家、名师等进行系列专题讲座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更加高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志愿服务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等活动,以促进孩子们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此次讲堂的主讲嘉宾杨剑英是李沧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青岛市张永梅名师工作室馆校合作专家委员会指导专家、李沧区青联副主席。讲堂上,杨校长以《让博物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为题,从新博物馆学——博物精神与博物馆的社会使命,博物理念的传承、播布与教育四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观摩者了解了如何让博物馆成为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深切感受到博物馆在社会主义使命中的教育担当。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超级链接、新方法、新公众。杨校长说,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大课堂,传统的博物馆以物为本,关注藏品本身;新博物馆学以人为本,让大家在欣赏藏品的时候,能够有所受益。正如青岛博物馆的传统体验馆、数字博物馆、公益讲堂等,让大家能主动参与进来,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提高。
青岛博物馆镇馆之宝“宋代钧窑水洗”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来历。讲堂上,杨校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杨校长还带来自己收藏的明朝科举第一甲第一名试卷和大英帝国时期的纺梭仿制品、汉画像石拓片、三叶虫砚盖等藏品,让现场观众传看、互动参与,精妙的环节设计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引起了现场观众极大的兴趣,大家纷纷上台表达自己对这些藏品的认识。藏品是心脏、教育是灵魂,杨校长最后说,博物馆应该成为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通过藏品搭建起与大众共振、共鸣的平台,真正实现博物馆教育的功能及其重要意义。
青岛市张永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说,今后馆校合作专家委员会将陆续举办“e历史”品牌标志设计大赛、我为文物做代言、中华好故事大赛、口述历史大赛、传统文化研习营、博物馆志愿行、历史课堂进博物馆等系列活动,为孩子开辟更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青报教育在线iqdedu.com 王维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