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哈佛开了一门特殊的课,没有学分作业,学生只做这件事

2018-03-01 14:47 麦可思研究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大学对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是教授他们各学科的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所需的技能,还应该提供一种超越“大学”本身的教育,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长远发展。

大学对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是教授他们各学科的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所需的技能,还应该提供一种超越“大学”本身的教育,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长远发展。一些哈佛学院院长和教授设立了一门没有学分的课程,帮助大学新生系统地反思个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一堂课说起

哈佛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斯考特,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一门零学分课程。刚报名时,和很多学生一样,斯考特心里疑虑重重,质疑这样的一堂课会有什么效果。毕竟在哈佛,所有人都很忙碌,几乎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更不用说挤出时间去参加一个没有任何学术意义的课程。

好在对于新生来说,这门课每三周上一次,一次90分钟,而且参加这门课程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也不会有家庭作业,所以,斯考特还是以开放的心态报名参加了。

在第一堂课上,斯考特就找到了乐趣。初次见面的几分钟,大家就找到了共同话题。在被问道“为什么报名这门课程时?”斯考特和同学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人说是为了结识新朋友,有人则表示就想听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因为“哈佛最大的资源就是它的学生”。课堂氛围自由随意,所有学生在教授的指导下,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

作为学生,斯考特和其他学生一样有许多共同的兴趣。作为哈佛大学新生,他为自己设定了几个更高的期望值。他现在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似乎都是为了将来,这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现在所付诸的行动是否反映了自身的价值观?哈佛学生有什么责任和义务?这些都是课堂上斯考特需要考虑的问题。

斯考特表示,他会向其他人推荐这门课,因为该课程帮助他认识到,他应该抓住哈佛所能提供的一切。这门课让他直面一些过去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有待讨论,甚至没有答案,但是哈佛提供了这样反思的课程,即使只有一个半学期的时间,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哈佛的“反思”课堂

斯考特参加的这门课是哈佛大学主要面向新生开设的课程——“反思你的人生”。哈佛之所以开设这样一门特别的课程,源于一次对哈佛即将毕业的学生一对一访谈的结果。一名学生表示,哈佛大学教会他很多知识和技能,但哈佛“忘记提供最重要的课程”,即教会他如何思考自己的生活。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理查德•J.莱特大受触动,认为大学教育可能过于局限于对学生的学术训练,而忽视了一些对个人和现实问题的思考,比如说:“怎样过一种快乐的或实用的人生?什么才是富有成效的人生?这些概念本质上有不同吗?如果有,你会选择哪一个?”

理查德教授找到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认知与教育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约翰•霍布斯、伊丽莎白•霍布斯等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得到了其他教授的响应。霍华德•加德纳,哈佛鼎鼎大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对此更是非常赞同。在他看来,尽管世俗化的大学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是积极的,但缺少一个契机让学生去深度思考,反思自己的生活。哈佛有必要在这方面给予学生,尤其是那些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以指导。

“反思你的人生”课程主要面向大一新生,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没有学分,没有论文和作业。课程形式很简单:选课的大学本科一年级新生以12人为一组,在教师、顾问或院长的带领下,进行三次90分钟的研讨会。

这些讨论鼓励学生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比如,“对他们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当价值观和现实生活出现矛盾时,该如何取舍?”等。课程的目标旨在帮助大学新生正确识别自己的人生目标,系统地反思个人生活的诸多方面,然后把这些思考和发现与在校园里自己实际所做的事情联系起来。

学生们首先被要求列出一个清单,写出他们希望如何度过大学时光,然后再列出过去一周自己实际上是如何安排时间和度过的,两者对比,思考自己平时花费的时间和所作所为与目标是否吻合。在另一项“核心价值练习”中,学生被要求在一张纸上写下25个关键词,例如尊严、爱、名声、家庭、优异、财富和智慧等。

学生需要圈出5个最能代表他们个人认同的核心价值的单词,然后思考,假如这些价值之间相互冲突,将如何取舍?如何解决?这很难回答,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考量和选择,但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学生而言是大有裨益的。这也得到了验证。理查德教授在三年后对当初参加“反思你的人生”这门课的学生进行回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可这门课的价值,认为这是把大学变成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生体验的关键一步。

来自斯坦福教授的思考

哈佛大学的这门课也给了斯坦福大学以启发。斯坦福大学教授汤姆•埃尔利希某次和霍华德•加德纳讨论大学教育时,霍华德告诉他,哈佛开设了一门“反思你的人生”的课程。汤姆教授阅读了哈佛为这门课准备的材料,鼓励斯坦福大学的管理人员开设类似的课程。

最终,斯坦福大学管理层接纳了他的意见,规划了这门课程。与哈佛大学“反思你的人生”课程类似,斯坦福大学“反思”课程是在冬季学期面向一年级新生的项目,包括三到四次90分钟的讨论会,8到12名学生为一组,由一名教员、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有经验的学生带领进行一系列的练习,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思考那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价值观。

霍华德•加德纳(左)和理查德•J. 莱特(右)等人在一起

例如,在第一次讨论会上,学生们被告知:“我们要进行一次长途飞行,你需要携带一件有特殊标记或反映你身份的物品。”然后飞机在遥远的岛屿上迫降。学生们被要求根据自己所带来的物品,提出关于如何相互支持和建立社区意识的想法。讨论中出现了很多丰富而深刻的思考。

另一次讨论会则要求学生们列出十个关于价值观标签的清单,清单上还留有一些空白的地方,如果学生愿意的话,可以自己添加若干价值观。随后,学生们被要求把清单逐渐缩短,最后只能保留两个。小组成员讨论这些核心价值观对于自身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重要。然后,学生被要求用一周的时间来思考他们选择的价值观。一周后,一些学生仍然坚持着当初的选择,没有任何改变,但也有一些学生表示,他们改变了当初两个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并解释了为什么作出这样的改变。

不光是学生,斯坦福大学教授也参加了这个项目,尤其是斯坦福法学院院长托马斯•埃尔利希每年都参加。在他看来,虽然一些非正式的午餐和聚会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学生的生活和目标,但是作为一名老师他很少有机会直接和学生讨论他们的价值观、希望、忧虑、梦想及关心之事。大一新生经常面临着众多挑战,但他们很少愿意向自己的新生导师或授课教师寻求帮助,托马斯希望通过这门课,能够更好地了解一年级新生群体面临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新生成长。

与哈佛一样,斯坦福大学的这门“反思”课程也属于自愿性质,没有学分,但是参加该课程的学生大都给出了满意的评价,认为该课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自身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反思”教育意义何在?

哈佛、斯坦福等高校开设的“反思”课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体现高等教育最高的教育价值——为人的一生塑造完整人格。传统的大学教育着重于对学生的学术训练以及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而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观念本身在发生变化,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大学所教授的知识在大量的知识信息面前早已显得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所以,高等教育必须超越“大学”本身,除了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学术知识外,还必须教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和处理专业领域以外的,涉及个人内心平衡、价值选择、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英国哲学家尼古拉斯•麦克斯韦写过多本书探讨这个问题,并指出大学需要以提升“智识”来代替单纯的“知识”积累。

所谓“智识”,指的是一种以价值和意义为导向的求知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探究并认识人类世界的丰富性、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基于此,高校也应该提供一种对学生的人生进行全盘规划和思考的内省教育,帮助学生对自身目标和价值观做自我拷问和自我回答,不断地调适自我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如此也更利于学生人生的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