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解读!
源头活水来,清新亦如许
——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读
“‘真好啊’像一阵清凉的风吹皱一池春水,美妙的涟漪就这样荡漾开去,让人心旷神怡!”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以温馨优美的语段作为第一题的背景语料,美好的答题情境让考生以愉悦的心情开始语文学科的答题。
稳定又有创新——风光不与四时同
1.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更加灵活。字音、字形及语病辨析的考查首次采用客观题型,考查的涵盖面更广,答题的思维量加大,体现语文考查对语言基础知识重视。
2.语言表达能力考查中暗含思辨。语言运用题不止重视学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包含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选择与谁为伴“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一题,让考生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深入思考,在考查考生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运用语言的同时,还考查学生表达的有理有据,体现一定的思辨能力,也增强了考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现代文阅读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比如说明文阅读的考查,设题避免考生简单对照题干从文本中找答案的浅阅读,考生只有认真审题,深读文本,积极思维,分析整合,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做出正确的回答。思维的深度的考查,可以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注重深层的积极有效的阅读方法。
4.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关照自我成长。作文命题题目是“做了一回最好的我”,“一回”二字,要求更明确,消除了考生的审题障碍,境界立出。题目站在考生的视角,考查了考生叙事有波澜、写作“胸中有丘壑”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正确审视自我、反思自我,从而提升自我,关照自我成长。
审美更兼情怀——淡妆浓抹总相宜
1.情境设置更加突出人文关怀。字音、字形、病句辨析题将知识考查融入具体语境,既达到了考查知识的目的,又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愉悦的答题情境,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2. 阅读素材利于提升人文精神。三篇阅读文段,材料新颖、语言生动,融人文性、艺术性于一体。文言文主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孝道;说明文《洞悉宇宙,天眼已开》,素材兼具科学知识的同时,还体现了时代性和民族自豪感;记叙文《想起那年读书时》,素材文质兼美,优美的语言,明快的笔调,作者的读书情味易于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让考生在阅读作答的同时,很容易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学生在完成阅读题目的同时,还让心灵得到滋养,精神得到激励。
厚重不乏灵动——思接千载通万里
从远古走来的《二十四史》中两个至孝故事融入中华传统美德的孝道,唐宋诗词的丰厚底蕴和磅礴气势,《想起那年读书时》的读书情味,再到今日正在飞速发展中的大国科技——《洞悉宇宙 天眼已开》,素材选择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兼顾了世界、国家、民族、个人等多个层面,让考生在阅读答题的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开拓了视野,旷达了胸襟,传承了美德,陶冶了情操,同时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着眼学生发展,突出学科素养考查
——2017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读
2017年中考化学学科试题以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紧扣化学核心观念和主干知识,重视基础,突出能力,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了基础性、能力性、探究性、创新性和教育性的学科特点。
一、重视双基知识,突出学科素养考查
针对初中学生处于化学学科启蒙阶段的特点,试题充分保证了对基础性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试题考点涉及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下的19个二级主题的全部内容;考查了概念和原理、化学用语、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基本计算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充分尊重了化学学科的基础性与科学性,突出了“宏微结合、模型认知、分类转化、变化守恒、实验探究、绿色应用”学科基础素养与科学素养的考查,有利于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基础。
二、着眼学生发展,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设置有层次性,由易到难,能很好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答卷,支持学生保持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在化学学科上的持续发展。试题以图象、表格、模型、流程图、情景信息等为载体,联系社会、生活、科技、环境等实际,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渗透了对科学素养的要求。
三、创新素材情境,注重问题探究
试题重视对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如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变化观、守恒观等的考查。试题素材丰富,视角新颖,设问巧妙,突出化学核心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第Ⅱ卷中最后几个大题的问题设计有梯度,选取的问题情景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究。
四、联系生活实际,体现“STS”的教育理念
试题设计注重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注重考查化学与生活、化学与食品、化学与安全、化学与材料和化学与环境等相关知识,考查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的相关内容。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体现了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传承 + 思变 = 创新
——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解读
在传承中思变,在创新中发展。今年中考数学试题让人眼前一亮:试题设计精巧,覆盖面广,创新点突出,初高衔接自然。
一、立足学科基础,突出核心内容
试题依据新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抓手,注重对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考查。大部分试题源于教材,经过适度创编、整合而成,给学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充分体现命题源于教材的理念。
试卷在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考查的同时,出考查初中数学学科体系的核心内容。题目设计数学味儿浓,从学科整体高度在几个知识层面的交汇处设计试题,以检验考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是否能迅速有效提取信息灵活地解决问题。
二、注重思想方法,深化能力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常见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分类、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等,在今年数学试卷的考查中均有充分的体现。
作为两考合一的考试,试题中多数小题的设计门槛低、入口宽,运用的思想方法有层次、有梯度,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能力水平。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考查能力为目的的考查要求,很好地发挥了考试的过关与甄别的功能。
三、重视理性思维,体现人文关怀
试题设计注重理性思维的特点,从思维的广度、深度等进行全面考查。既关注通性通法,又给思维层次较高的考生留足了思维驰骋的空间。既凸显初中毕业考试的要求,又体现初高中教学衔接。
试题难度设计合理,由易到难,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思维量和运算量比例恰当,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结合考生生活实际,设计符合时代背景的试题情境,“精准扶贫”、“高铁改变生活”、“健康使用手机”等内容,既体现了试题育人的功能,又让考生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今年青岛市中考数学试题导向准确,思路清晰,内涵丰富,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称得上是一份出色的试题。
彰显核心价值 引领生命成长
——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试题解读
“一颗小草,无声传递引来整个春天”,2017年思想品德试题充分体现了“考试也是教育”的测量评价理念,为学生搭建了领悟人生意义,舒展生命情怀的缤纷舞台。试题全面继承了往年试题思想性、时代性、人文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命题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关注生命、生活、生本、生态,突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传新理念,践行价值观,唤醒学生心灵,引领生命成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
一、价值引领 传递向上向善火炬
思想品德试卷充分体现了“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的理念,凸显了思想品德评价的德育功能和引领功能。
试题背景材料选取了大量来自生活的真人真事,如岛城某校学生韩启源,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天午饭后帮食堂师傅收拾碗筷;宋桂华带领志愿团队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量体选衣”33万多件;善良的店员姑娘对环卫工人心怀尊重,讲究方式······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凡人善举,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学生心中点燃一丛向上向善的道德之火,感染、引领学生与榜样一同成长。
二、能力立意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试题体现了“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理念,在突出思想性的基础上,增强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实现从“应试”到“应用”的转变。
试题选取了雄安新区、共享单车、垃圾分类、《中国诗词大会》、《人民的名义》等时政热点信息,以评价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必备品格水平,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和体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立足岛城 情牵社稷天下
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是新课程倡导的原则,“热爱家乡,增辉岛城”是青岛市思想品德试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试题背景材料选取了青岛大学生创业、青岛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青岛市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等本地区的热点问题,还选取了中国“一带一路”引领新型全球化的最新资讯。试题在问题设计上讲温度,价值取向上讲高度,思维发展上讲厚度,融乡土性、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使学生在答题中感受家乡和祖国日新月异的成就和变化,继而生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成就感和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壮志情怀。
步步走心,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层层滋养,才能引领考生在个人层面严私德,在社会层面守公德,在国家层面明大德。总体上看,整份试卷融人文性、实践性、乡土性、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显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有血有肉,立体感强,生机盎然、灵动深邃,是一份走心入心、有引领价值的好试卷。
“实验”+“逻辑”,深度考查学科素养
——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解读
伴随着人们格物致知的征程,物理逐渐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以逻辑推理为重要方法的学科特点,2017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
一、注重实验考查,回归物理学科本色。
实验是自然科学学习的根本,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是自然科学学习的必经之路。今年的物理试题在实验考察方面对题型和分值比重上有一定的调整,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查。实验题目广泛分布于整张试卷中,内容涉及面广,表现在:
1.增加了对测量器材使用方法的考查;
2.全面考查了分组实验,并从误差原因分析、错误操作辨析、改变器材方案、相关实验联系等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反思与评估能力;
3.综合实验题体现了情境创新,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能力。
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培育物理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学生能否运用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关关系,是今年试题考查的重点。整卷出现了九道逻辑推理类题目,分值比重占到了30%以上,其中既有简单的判断推理正确性、定性分析现象预测等基础问题,也有要求写出推理过程的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也包括需要考生在新知识情境中获得推理结果并能加以应用的较高层次试题,体现了物理学科推理论证能力的各层次的考查要求。试题使用了示意图、电路图、装置图、信息图表等多种载体呈现信息,在全面考查学生物理思维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渗透初高衔接,助力学生长远发展
试题以不同形式,加强了对图象、比例、字母运算等能力的考查。通过设计全新的知识情境,着重强调学生应具备建构物理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在初、高中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衔接上有清晰明确的导向作用。
综观2017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在重视双基考查的基础上,以“实验”和“逻辑”两方面为突破口,强调重视物理思维、物理能力和物理意识等学科基本素养,通过考试让学生生成主动探索的意识,使考试评价的目的最终落脚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
强化能力 关注人文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解读
2017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以“课标”为依据,题目设置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英语素养,试题难度比例适当, 题目设置有梯度。基础题与综合应用题分布合理,有利于各种程度学生考出自己的水平。
一、试题稳定,凸显能力立意
今年的试题延续了近年来试题结构与命题形式,试题难易适中,没有偏题怪题。所涉及的题型和知识点都在学生平日复习范围之内。突出教学重难点,题干设置简明易懂,语境设计合理,能够比较全面科学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考查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和已有经验与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深入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学生答题比较顺畅,答题时间比较充裕。
二、加强阅读,体现文化意识
试卷阅读试题均取自英文原版读物,语篇材料生词率不超过2%,但都负载较高的信息量,与学生所学语言知识水平相当。体裁形式丰富,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文体,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培养科学创新意识,又有利于拓展青少年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完成阅读题目时,学生需要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的重视。
三、关注人文,倡导核心价值观
2017年英语试题素材既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又注重人文性、艺术性。阅读材料内容主题丰富,涉及人与自然、社会生活、励志故事、畅想未来、一带一路国家文化等各个方面;书面表达选用了贴近学生周末生活的话题作为书面表达的主题,话题真实鲜活,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有一定的发挥空间,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试题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整套试题科学、严谨,突出重、难点,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能够较好地检测出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读
2017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继承了命题特点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关注教材主干,弱化死记硬背
试题立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关注教材主干知识,考点全面,布局合理,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今年的历史试题,题目设计灵活,没有偏题、怪题。试题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综合性,既能全面反映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又利于高学段的学校选拔学生。试题对以后的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平日学习不能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历史知识,要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知识迁移,提升学科素养
试题从整体上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素养,尤其是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注重“内外迁移”能力的考查。试题取材广泛,有著作、漫画、时事新闻等;史料引用得当,试题共引用中外史籍、史学专著多达二十余处。这些材料一方面开拓了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学科素养。
三、突出人文情怀,体现活学活用
试题采用了大量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鲜活材料,将历史课本上的“死”知识和现实中的“活”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提升历史素养、人文情怀,以此发挥历史的现实教育功能。例如,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被引入到试题中让人眼前一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及十四年抗战等时政大事,则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通过考查《开罗宣言》,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国际法依据;“学以致用”题目以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发展史为线索,以“中国声音唱响国际舞台”为主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
这套试题鲜明地体现了以教材为载体,整合相关资源,夯实基础,突出能力培养,彰显德育功能,全面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命题思想,对初中学生历史学习指明了方向。
生物科学素养于考试评价中升华
——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解读
2017年的生物中考试题在平稳中体现创新,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生物科学素养,实现了促进反思与提升的考试评价目的。理性审视今年的生物中考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考查全面,重点突出
试题兼顾了青岛市现行不同版本的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在保持难易度、题量稳定的前提下,在实验探究、图表解读、试题的开放性等方面有所创新。主观题考查注重对考生知识广度,延展了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应用,加强了对学生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以贴近生活实际的背景材料出发,考查学生阅读、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探索、联想的能力。
学科整合,体现创新
试题中巧妙地整合了医学、药学、农学、物理学、化学、园林学和环境保护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同时也显现了生物学的研究价值。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综合”是令人瞩目的元素:一方面表现在知识体系上的综合,另一方面表现在能力素养上的综合。试题从多个维度考查了学生在综合分析、科学探究、识图析图、理解运用等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强调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在多方位知识的融会贯通中提升了综合科学素养,也体现了命题方面的创新。
关爱生命,健康生活
试题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从指导生活的角度关注人类健康,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关注环境保护,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从生物技术的角度关注生命延续,引导考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提升人类作为生物圈重要成员的责任感。试题特别注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例如“苗苗为妈妈准备的丰盛晚餐”,和“关于输血和献血”的问题等,体现了引导学生珍视亲情、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命题思想。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生命科学,这套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学科特点,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核心素养的理念。
多元视角揭内涵 综合思维现素养
——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解读
2017年青岛市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中心,突出考查地理学科基本素养。
贯穿人地主线,彰显学科价值——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永恒的主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的价值追求与终极目标。例如试卷第40题,紧扣课本主干内容“我国的土地资源”,以国家攻坚扶贫为切入点,以柴达木盆地为案例,分别给出区域的气候资料、土地利用资料、农业改革示意图,明确该地的现实状况,分析其限制性因素,从而扬长避短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考生解答问题中自然流露的价值取向,把“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转化为看得见、触得着、可评价的真实行为。
展现多元视角,评价综合思维——地理思维是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思维、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联思维,也是人地相关的综合思维。例如试卷第39题,紧扣我国的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考查河流与地形,水能资源与地形,河流水文与气候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解析,问题的发现与解释,人地关系现象的评价,测量学生的基本素养。
把握时代脉搏,彰显价值导向——试卷中采用特色鲜明的33幅地图、3个图表和大量时代性强的材料,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等地理基本能力。例如试卷第1题,以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切入点,结合“手下留情”漫画,自然而然流露出“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同时也表明“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就在我们身边,要从我做起,敢于负责,敢于担当。
回归真实本源,倡导地理实践——实践活动是获取地理知识和认知地理规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是提升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试题考查结合身边的地理知识、与各学科交融的地理知识,可以另外,培养学科兴趣,提高学科素养;了解家乡所在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