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 早教育儿

成长实验:延迟满足的孩子更易成功

字号: 2017-05-22 13:09 来源:搜狐教育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延迟满足,尽量克服“即刻满足”,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的“真爱”。

教室里坐着几十个年仅4岁的小孩,每个孩子面前都放着一块果汁软糖。

老师告诉他们:等他离开后,大家可以去吃放在桌子上的那块软糖。但是,如果谁愿意先不吃,等到老师办完事情回来再吃,谁就会多得到一块果汁软糖。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能够坚持等老师回来再吃他就可以吃到两块果汁软糖。

面对糖果的诱惑,部分孩子决心熬过“漫长的”等待时间。为了抵制诱惑,他们或是闭上双眼,或是把头埋在胳膊里休息,或是喃喃自语,或是哼哼唧唧的唱歌,或是动手做游戏,或是干脆努力睡觉。凭着这些简单实用的技巧,这些小家伙们勇敢的战胜了自我,最终得到了两块糖的回报。而那些性急冲动的孩子几乎在老师走出教室的瞬间,就立刻去抓取那一块放在桌子上的软糖了。

大约12—14年后,当他们进入青春期时,这些孩子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差异已经非常明显。

那些在4岁时就能够为两块糖果等待的孩子,显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较高的效率以及较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好的应付挫折和压力,他们不会自乱阵脚、惶恐不安,不会轻易崩溃。因为他们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办事可靠,所以普遍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

但是,那些当年经不住诱惑的孩子,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显然缺乏上述品质,心理问题也相对较多。社交时,他们羞怯退缩,固执己见又优柔寡断;一遇到挫折就心烦意乱,把自己想的很差劲或一文不值;遇到压力往往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这就是著名的“成长跟踪实验”。心理学家米切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斯但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跟踪研究,从他们4岁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这个实验的最终结果表明孩子当初做出怎样的选择不仅从一种角度反映出他的性格特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的人生道路。

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可是,今天的孩子大多却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了,而是“即刻满足”型的孩子,想要什么就必须马上得到,否则就会大哭大闹,搅得家人不得安宁。看到自己想吃的,就吵着让父母买,看到好玩的,也要缠着爸妈买,特别是有的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即便是过分的要求,也会答应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拥有自己喜欢的,这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延迟”和“即刻”,不具备控制自己的能力,也不会区分怎么做是正确的。他们只知道,只要是自己想要的,父母就会满足。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对外在事物的了解,欲望也在不断地增长,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昂贵,这时候父母已经是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孩子小的时候,认为能够满足孩子的要求是多么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也是表达自己爱的一种方式。可是,现在孩子的要求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父母的能力,孩子的欲望让父母听而生畏、望而却步。

当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已经晚了,孩子已经在父母无条件的爱中,养成了“即刻满足”的不良个性,这种性格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往往用自己无知的爱,教养了一个更无知的孩子。有些父母总是让孩子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根本就不顾及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小胖墩就诞生了,豆芽菜也诞生了,小近视有了,手机控也有了等等,这些不应该在孩子身上出现的“怪相”都找上了小孩子。这就是因为父母的“即刻满足”而造成的,当发现自己的做法有问题的时候,想改!已经悔之晚矣!

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延迟满足,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的“真爱”。

Tags:早教 青岛教育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