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青岛以“诚”为题“衡山论道”
摘要:5月27日,青岛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诚信”主题研讨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承办,通过课例展示、经验分享和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全市思政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平台,展现了青岛以班会课为载体,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 “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 要求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青报教育在线 5月27日,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青岛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诚信”主题研讨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举办。本次研讨会通过课例展示、经验分享和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全市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呈现了青岛以班会课为载体,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 “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 要求,深化思政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生动实践。
打磨诚信主题“青岛课例”
2024年12月以来,山东省教育厅先后印发的《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的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主题,面向各学段学生共同上思政大课。
青岛积极响应,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主题班会课的育人功能,切实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胶州市振华中学在研讨会上的课例展示,正是这一教育实践的真实写照。
现场,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五年级教师李锦锦以轻快的《诚信歌》引入本次班会课主题——《诚实而上,信守未来》,结合生活案例、历史故事和AI虚拟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并巧妙关联“中美贸易战”时事热点,将诚信教育与家国情怀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胶州市振华中学九年级教师辛刚执教的《诚信立身,信以致远》主题班会课则先以红色故事“半条被子”为切入点,后通过设计“全国‘诚信之星’李学武感人事迹”情境体验,让学生沉浸式感受诚信力量。课堂上,学生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手绘“诚信树”,将抽象“诚信”理念转化为具象表达,让课堂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及班主任教研员刘仍轩对课例展示进行点评。他表示,两节班会课通过情境创设和互动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具有示范价值。同时,他鼓励与会教师不断优化课堂设计,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为基础,打磨出能够激活青少年的诚信基因和实践自觉的“青岛课例”。
梳理诚信教育“青岛经验”
思政教育的场域不仅限于课堂讲台,更渗透于学校育人的全维度场景,诚信教育亦是如此。近年来,青岛各学校深耕诚信教育沃土,涌现出了诸多优秀经验做法。
以研讨会为平台,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青岛实验学校、青岛市房地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典型学校代表展开深度经验分享。在思维碰撞与智慧交融中,各校系统展示了独具特色的诚信育人路径,汇聚成值得借鉴、可推广的“青岛经验”。
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以“求真育人,向美而行”校训为根基,以“于无人处见诚信,在五维中育真人”为理念构建诚信育人体系。学校通过家校社政协同、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赋能等举措,构建起全环境立德树人新生态,为诚信教育提供了实践参考。
塑好思政育人“青岛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研讨会充分发挥驻青高校智库优势,邀请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妺作《小种子大未来:主题班会的三十六计》专题讲座。王妺系统阐释了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与实践路径,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方法指导。
“本次研讨会既增强了使命意识,又为我们专业发展提供了具体实践路径。”研讨会后,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教师赵伟伟意犹未尽。她表示,作为一线教师,她要努力成为诚信教育的示范者和推动者,让诚信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一表示,希望各学校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将理念转化为行动,不断为我市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诚信教育模式提供新的智慧方案,形成具有山东特色、青岛标志的德育品牌。
据了解,近年来,青岛深入贯彻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通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构建阶梯式诚信课程体系,创新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诚信教育模式,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攀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