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青岛中考自招面试:多元选拔助力学子逐梦  

2025-05-18 18:30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今年各高中自招面试题目覆盖科技、人文、艺术等多领域。

青报教育在线讯 5月20日,青岛市高中自主招生面试在各高中考点正式拉开帷幕。早上八点起,考生们陆续走进考场,在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展示中角逐心仪高中的“入场券”。

据了解,今年青岛中考自招在多个维度上都呈现出明显的“降温”趋势。考生与家长对待中考呈现出更理性的趋势,学校方面在选拔人才时也各有侧重。青报教育在线在多所高中考点了解到,今年各高中自招面试题目覆盖科技、人文、艺术等多领域。各考点外,考生自信入场的身影与家长期许的目光交织,一场聚焦创新人才选拔的考试悄然推进。

青岛二中

人文底蕴对话创新思维 多维素养考查育才导向

“和我想的差不多,我觉得挺有把握!”中午12点15分,青岛二中自招面试的第一批考生,顺着坡道快步走出校门,向已经等候多时的家长们汇报喜讯。多位考生表示,青岛二中今年自招面试题型与往年相同,包含人文题和创新题。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的谢同学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她抽到的人文题目是关于五四及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两句名家名言的关联,“一句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有一句是‘无数的远方都与我有关’,问我们对这两句话的感受。”创新题中,她抽到的是为小区设计雨水循环系统,“主要都是靠现场反应、现场表达,八分钟左右,老师会现场计时。”

来自青大附中的两名学生则告诉青报教育在线,他们抽到的人文题目偏向心理层面,要求考生阐述如何处理个人情绪,考查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我结合了自己备考经历,讲自己是怎么准备自主招生笔试,从迷茫到逐渐清晰的过程。”

据《青岛二中2025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显示,今年二中自招面试的考查内容与去年一脉相承,主要考查学生的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科学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笔试不同,二中的自招面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高度的追求,这体现在学校对于创新表达和与时政结合等多方面。

“在我提出方案的创新点,尤其是结合国家政策的时候,考官一直都会向我点头,而且我觉得在面试上,只要有话说、只要敢于自己去表达,那么分数一定不会低”,来自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的仲益同学告诉青报教育在线,他认为在初中阶段时,学校对于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有额外的关注,“比如数学课上有难题和探究题,主要是由我们学生自己理解,或者是谁错了谁弄明白了就上台讲题,这对我们的表达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

青岛五十八中

科学素养与人文底蕴双翼齐飞  题目设计映照育人初心

上午10时,青报教育在线来到青岛五十八中校本部,看到校门口已经挤满了翘首以盼的家长。随着第一批考生陆续走出考场,校门前交织着关切的询问与自信的应答声。

2025年青岛五十八中自主招生计划显示,校本部面向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和高新区招收5个班共250人,高新校区则面向四区招收1个班50人。面向高新区、红岛街道、河套街道招收1个班,50人。按照1:1.3进入面试的比例,今年校本部和高新校区分别有约325名、130名考生入围面试环节,招生人数与竞争激烈程度与去年一致。

青报教育在线询问了多个考生,据考生们普遍反映,今年五十八中自主招生面试题目类型和往年相比风格一致,难度也和往年相当。共考查了三道大题。第一大题依然是一道英语口语题目,已提前在面试简章中公布,供考生提前准备。题目是请考生讲述一则关于五十八中教育有温度的故事,并分条作答五十八中达到当前教育高度的原因。

“我提前就在五十八中公众号上搜集了一些暖心教育故事。”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初级中学的陈思远说,面对首道英语口语题,他选择了极具象征意义的“红雨伞”的故事和老师“试卷不过夜”的教学精神进行讲述,并从负责任的教师团队、多彩的课堂生活和导师制三个方面分析了五十八中教育达到当前高度的原因。

第二道人文素养题则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创新应用。考生需列举四个传统节气并在所说的节气中挑选一个,说出与之相关的成语、俗语或者诗句。第二小问则是让考生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思考如何对传统节日进行创新,让它“火起来”和“活起来”。

当创新思维遇见文化传承,催生出了诸多“金点子”:有考生建议利用VR模拟技术进行线上赏月,有考生提出了AR扫春联识典故的科技互动方案。在传统节气题目中,来自青岛六十一中的马润舒选择了白露、谷雨、惊蛰、大雪四个节气。并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描述白露。她认为要想答好人文素养类的题目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积累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能只靠突击。

第三道科技创新题聚焦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要求考生为其纪念馆设计方案。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初级中学的傅宣童逻辑清晰,从三个版块进行作答,通过“海外成就”“归国抉择”“两弹一星贡献”三大展区,串联起钱学森从求学、报国到铸就丰碑的人生轨迹,凸显其爱国精神。海信学校的陈勇赫则从实践维度切入,强调弘扬科学家精神需“三步走”——夯实学科基础、树立报国志向、淬炼自主创新品格。

来自青岛六十一中的赵麒珺告诉青报教育在线,之所以选择报考青岛五十八中,是源自于榜样的力量。“我的学长孙达去年从青岛五十八中考入了清华大学,他就像一盏明灯,一直指引着我向前。”这位学习成绩常年稳居学校成绩榜单首位的“学霸”分享了她的自主招生考试秘诀:“首先要稳固自己的语数英基础,进行系统地规划学习。平时要多刷题,及时整理错题。在预习、听讲、练习、整理错题几个环节中不要落下每一环,环环相扣,做好学习的闭环。”

青岛一中

从家国情怀到青春力量,面试关怀彰显育人温度

中午12时20分,青岛一中门口,第一批结束自招面试的3个考场的考生走出考场,校园栅栏的蔷薇花下,同学们纷纷向家长们讲述着面试情况。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初级中学焦同学报考了青岛一中国防教育班,他表示,在近三年的考题中,青岛一中曾出现过活动设计题,为此他精心准备良久。然而此次面试并未涉及此类题型,这让他稍感意外。但总体而言,考题风格与往年并无二致。第一个面试题目,要求学生从科技、文化等多元领域,推荐一位国士无双的人物,并深入阐述其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意义。他选择了屠呦呦作为答案。“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作出巨大贡献,她的科研精神与爱国情怀深深打动着我,也让我在面试中能够侃侃而谈。”

青岛一中自主招生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信息搜集处理、科学素养和创新潜质等学习与认知的能力。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学生陆柯心告诉青报教育在线,今年的考题风格延续了青岛一中往年的传统,从家国情怀讲到个人力量,紧密关联考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程度,其中,自招面试的第二题贴近学生的个人发展,询问考生如何将自身的能力与特长,融入学校科技创新发展中,进而展现青春力量。“我会编程,可以参加学校编程社团设计程序,还会剪辑视频,可以参与到学校的宣传工作中去!”她表示,今年青岛一中的面试形式发生了改变,考生可以坐着进行面试,这一小小的改变,让她深切感受到了学校浓浓的人文关怀。

据了解,今年青岛一中新增设了榉林校区,面向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以下简称四区)和高新区共招收180人。在教学管理上,两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课程开发、教师教研、学生活动和管理评价等方面同标同步、深度融合。因此。榉林校区也成了各校学生报考的热点,来自青岛四中的赵同学表示,青岛一中榉林校区和本部采用同一套面试题,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他觉得报考榉林校区更加稳妥。青岛三十四中学生巩崟洁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榉林校区的设立,为她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并且学校全新的设施和良好的环境让她心动不已。

青报教育在线 杨雅珊 孙雯琪 孙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