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太平路小学达标课堂示范校展示:跨学科融合,创新赋能智慧课堂

2025-05-18 13:37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2025年5月16日,青岛太平路小学成功举办了以“融创并举 智慧赋能”为主题的达标课堂示范校暨市南区信息科技学科基地展示活动。

2025年5月16日,青岛太平路小学成功举办了以“融创并举 智慧赋能”为主题的达标课堂示范校暨市南区信息科技学科基地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跨学科融合教学为突破口,聚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六条逻辑主线,进行了课例展示、经验分享、学生素养展示,全面呈现了学校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研究成果。青岛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杨进中、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部主任刘琨、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员姜蓓、王洁以及市南区各校教学分管领导、教师代表等200余人受邀参与了本次活动。同时,学校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集团校和东西部协作学校的干部、教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同步观摩。活动全程由青岛太平路小学党支部副书记于瑛主持。

“四维一体”——为课堂教学研究构建新体系

活动伊始,青岛太平路小学副校长郑志华进行了《“四维一体”聚合力,精研深耕提质量》主题汇报,向与会同仁详细介绍了学校构建的“四维一体”创新体系,从顶层设计、研修赋能、课堂重塑、评价驱动四方面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优质、富有活力的课堂。接着,信息科技学科教研组长明罡老师进行了《跨学科视域下的“三段五环式”融合课堂教学研究》成果汇报。

“融・创”课堂——为“达标课堂”注入新活力

课堂展示环节,信息科技学科展示了《智慧护眼我最行——小型智能系统模拟》课例,通过“三段五环式”教学模式,实现信息科技与科学学科的融合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与此同时,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体育与健康六个学科进行了“融・创”课堂教学研究课例展示,课堂教学中上课教师深度挖掘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在跨学科知识的交融碰撞中,拓宽思维维度,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素养,为“融・创”课堂建设注入新动能。

思维碰撞——为教学发展提供新思路

随后的教师沙龙环节,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代表从人工智能助力智慧课堂及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各校的经验做法,为与会老师带来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前沿思考。

在分会场上,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部主任刘琨带领各校教学分管干部进行了关于达标课堂建设的座谈,青岛太平路小学的语、数、英等学科教研组长积极分享了各教研组在达标课堂建设中关于“融・创”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与感悟,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认可。刘琨主任进行了总结性发言。

成果展示——为学生成长探索新方向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环节,六年级学生代表刘梓勋和四年级学生代表杜雨航展示了他们的创意编程作品和创客项目,展现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年级周琬晴等四名学生代表进行了《四组数字读懂中国》的数据故事讲解,通过生动叙述和数据分析,展示了他们的数字素养和家国情怀。学生们自信的表达和扎实的素养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专家引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再蓄力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员姜蓓老师结合本次活动给予点评与指导,充分肯定了青岛太平路小学教师敢为人先的精神,对学校深耕“融·创”课堂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姜老师鼓励大家,以新课标为指引,持续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新路径,深化“教-学-评”一体化研究,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最后,青岛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杨进中教授结合本次活动进行了专题讲座。杨教授从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两方面,深入剖析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强调人工智能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中的关键作用,为未来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此次活动不仅是青岛太平路小学在教学改革探索中的一次成果展现,更是学校在教育创新道路上的一次积极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融・创”课堂教学研究,以智慧赋能教育,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