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跨”出精彩,亮点纷呈,青岛市小学数学研讨会在青岛爱迪学校举行

2025-05-16 20:42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5月16日,青岛市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暨实验教学研讨会在青岛爱迪学校举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了青岛市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及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数学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青报教育在线讯 5月16日,青岛市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暨实验教学研讨会在青岛爱迪学校举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了青岛市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及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数学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请大家观察,足球的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五边形、六边形……”研讨会伊始,青岛爱迪学校李雅涵老师带来了一堂《热爱足球》课程。学生通过分类、计数,发现足球表面包含12个正五边形和20个正六边形,并借助乘法与除法运算推理出图形数量关系,深刻体会数学运算的简洁性与逻辑性。

《热爱足球》青岛爱迪学校校本课程内容之一,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此课也是跨学科背景下的数学内容教学。课程围绕特定主题,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融合了数学、语文、物理、历史等学科的知识,打破了学科界限。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一条线在钉子板上围出了图形,怎样才能快速计算出他们的面积呢?带着疑问,青岛市即墨区华山路小学渊恬恬老师带领同学们展示了《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数学实验课,学生通过围多边形、记录数据,发现“边点数每增加1,面积增加0.5平方厘米”的规律,并逐步抽象出快速计算公式。课堂最后,老师引入“皮克定理”,学生惊喜发现自主推导的公式与经典定理本质一致,深刻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适性与科学探究的传承性。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数学实验的乐趣和价值。

两堂课结束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意犹未尽。青岛金水路小学教师李菲菲认为,在《热爱足球》课程中,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与分类思维,在协作探究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核心价值。此外,项目式学习任务的延伸(如研究足球发展史、设计新型球体结构),为学生提供了持续探究的动力,真正实现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青岛市即墨区华山路小学教师高健则对《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该课堂“以实验促思维”的设计理念,将抽象的数学规律转化为直观的动手操作,学生在“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皮克定理的雏形,更习得了控制变量、数形结合等科学思维方法。课堂将数学史融入探究过程,既增强了文化自信,又为学生树立了“小发现撬动大理论”的科学观,为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荣欣发出关于深化中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倡议,她提出了三个方面,第一要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由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提升成绩感;第二是设计探究式的教学,促进认知结构化,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第三要是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品质的个性化,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注重知识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她呼吁:广大教师们应以探究式教学为抓手,不断创新,让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变为再创造的过程。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