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光照山海:青岛六十八中师资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青岛六十八中深刻认识到,优质的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保障。
青报教育在线讯 崂山脚下,黄海之滨,青岛六十八中这所承载着教育理想的学府,以其独特的山海气质孕育了一支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的教师队伍。据学校官方网站显示,目前全校教职工160人,其中高级教师50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优秀教师7人,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近40人。在多年精心耕耘之下,六十八中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分布均衡、专业素养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青岛六十八中深刻认识到,优质的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保障。学校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教师发展体系,从严格规范的招聘机制到系统化的培训成长路径,再到创新性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师资建设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梧桐引凤严把关 阶梯育才铸师魂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始于优秀教师的引进与选拔。青岛六十八中在教师招聘环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建立了科学严谨的选拔机制。
青岛六十八中办公室主任孙雨溪介绍,学校按照相关要求,招收师范类高校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每一位进入六十八中从事教学活动的老师都受到严格的审核,学校不仅关注应聘者的学历背景和教学能力,更重视其教育情怀和专业发展潜力,现场面试时请高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评分,对老师的综合能力做出考核,“做到优中选优,宁缺毋滥”。
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招聘机制,确保了新进教师能够迅速融入学校的教育生态,为后续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配合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帮助入校教师快速成长。
此外,学校还与多所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组织教师外出参加高端研修,不断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
这种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机制,使得青岛六十八中的教师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不竭动力。
五阶云梯育匠心 分层淬炼铸师能
据了解,青岛六十八中根据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阶梯式培养方案,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成长路径。青岛六十八中教务处副主任孙雪凡告诉青报教育在线,针对不同层级的教师,制定了不同的成长培训方案。
在教师入校之初,学校会根据教师经验和年资将教师分为“新人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名家教师”五类,目前教师队伍中占比最重的是“骨干教师”,学校会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传承优质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孙雪凡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提倡教师走出学校,走出省市,去全国各地参加培训。针对资深名师,学校会通过名师工作室等形式,推动其教育思想的凝练与传播;而针对已有3-5年经验的青年教师,会通过组织读书班、参加校内教育竞赛等方式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并鼓励他们承担班主任的职责,培养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和育人能力。
群师执灯照经纬 共织山海成长卷
在高中生活期间,班主任往往是学生学业航程的领航员。在青岛六十八中,为学生保驾护航的不仅有班主任,全校教师贯彻“全员育人导师制”理念,为每一个学生负责,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班主任单打独斗的局面,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这一制度框架下,每位教师负责指导若干名学生,从学业规划、心理疏导到生活指导,全方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在这里,老师不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者,用三年时光编织出影响学生一生的生命图谱。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学习,日常还要注意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像是复习备考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可以合理地调整学生们的情绪,在学生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有经验的班主任会选择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拓展活动,释放学生内心的压力,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六十八中教务处主任石少伟这样介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青岛六十八中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师招聘机制、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创新的育人模式,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引擎,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筑梦者。在山与海的见证下,青岛六十八中的教师们以专业诠释责任,用爱心浇灌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5月5日上午,青岛六十八中将举行招生政策解读及志愿填报指导,欢迎前来咨询交流,愿与您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