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十易其稿,拍摄挑战新技术!青岛一中校园微电影《十分钟》首映获赞无数
摘要:剧本十易其稿,拍摄挑战新技术!青岛一中校园微电影《十分钟》首映获赞无数
青报教育在线讯 4月29日,青岛第一中学举行校园微电影《十分钟》首映礼。这部由校园电视台王童老师指导、学生自主编导、历时45天制作的温情短片,以真实师生故事为蓝本,凭借细腻的叙事和精湛的制作,赢得业界专家、师生及家长的高度赞誉。首映礼由青岛一中2023级14班学生韩菲和主持。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师生双向奔赴暖人心
微电影《十分钟》由青岛一中团委组织、青岛一中校园电视台拍摄制作,是校园电视台自2009年成立以来,学生自主创作的第18部微电影。影片根据青岛一中教师王怡雪的真实经历改编,以距离高考仅剩五十天的紧张时刻为背景,讲述了班主任为陪伴学生而放弃回家过生日,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秘密给班主任准备生日派对的故事。
这部微电影时长5分钟,从剧本创造到剪辑成片共历时45天,均由学生利用午休及节假日时间制作而成。影片传达的核心主题是师生双向奔赴,老师对学生关心与呵护,学生们以自己的方式回馈老师的付出,生动展现了青岛一中师生间真挚而温暖的情感。
观看完《十分钟》后,现场领导嘉宾、家长及师生代表爆发出的阵阵掌声,有的人眼里甚至泛着泪珠。首映礼现场,影片主创人员悉数登台,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分享影片创作与拍摄的幕后故事。
在影片中出演班主任的王怡雪感慨颇多,她总结为“两个真”:第一个是场景真,影片中“学生作业写满了对班主任的生日祝福”、“教室的墙上挂满了气球”、“两名学生拖延班主任进教室时间”等场景,都是对事件的真实还原;第二个是感情真,当自己站在漫天飞的礼花中,真的非常感动,那一刻将我们师生间的感情定格了下来。
2024级9班学生张凡越第一次出演微电影,他在影片中饰演了一名学生角色。“第一次参演电影,整个过程特别忐忑,多亏了校园电视台的老师和同学耐心指导,让我的表演技巧得以提升。”张凡越说。
2024级表演专业学生葛一凡在参演中也收获了许多新的体验,他在影片中饰演一名幽默诙谐的学生,这与他本身性格迥然不同。葛一凡说:“在表演中我需要注意角色的微表情、呼吸等细节,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同时也提升了我的表演能力。”
主创人员和演员们的倾心付出,让影片备受好评。“同学们的演技非常出色,代入感强,让我感觉参与到了他们的故事中。”2023级13班学生司乔宇观看完后这样赞赏说,“最触动我的情节是,班主任留在学校陪学生高考冲刺,让我想起了平时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是这般无私奉献,看到这里时特别感动。”
学生导演处女作首秀
揭秘幕后的挑战与成长
微电影《十分钟》是2023级8班学生杨烁的第一部作品。谈及与电影的不解之缘时,杨烁回忆说,高一有次去电视台参加活动,当时他的任务是拍摄照片,而老师鼓励他尝试拍视频。杨烁坦言“当时心里不太情愿”,但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拍摄了一个视频。虽然视频质量一般,老师和同学却给予了他热情的鼓励,这让杨烁逐渐发现,拍视频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自此以后,杨烁相继拍摄了学校军训、运动会、班主任节等活动的视频。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拍摄技术,同时也观看了很多电影以及往届学长学姐拍摄的优秀作品。“如果我也能拍一部微电影,那该多好啊!”杨烁说。这件事立刻就被杨烁写进了高中的日程里,最终在高二得以实现。
作为一名高中生,而且还是门外汉,杨烁制作微电影可谓困难重重。以创作剧本为例,杨烁需要考虑各种情节设计和情节之间的衔接,以及人物的台词,那段时间他天天修改,甚至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中。“好在有老师搭档和毕业的两位学姐的帮助,我们改到了第十版才满意地确定下来。”杨烁说。
在主创团队里,杨烁身兼导演和摄像,既要协调好演员,又要拍摄各种场景镜头。今年清明节,要拍一场重场戏。工作人员和演员们放弃休息,近40人从早上一直忙碌到晚上。“每次自己走进片场,都能感受到剧组里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们要把这个片子做好。”杨烁说,“从剧本构思到分镜设计,从拍摄剪辑到配乐合成,每一步都载着创作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团队为了实现更好的画面表现,前期采用了SLOG3灰片拍摄,在后期则使用了全新的制作软件。这对他们而言既是一次自我挑战,也是对新事物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影片收获各方赞誉
以美育人的生动实践
当天,青岛一中毕业生,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新闻传播学博士昌隽如教授来到首映礼现场,看到师弟师妹的作品,她直言非常震撼与感动。“这部影片是当代高中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叙事可圈可点,编剧才华横溢,剧情发展上采用时间锚点的技术,最后两分钟连续用了十几个镜头,使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剪辑,这种创作水平与专业影片不相上下。”昌隽如教授说。
这部影片的创作故事更让昌隽如教授看到了青岛一中素质教育的扎实落实。对于这一点,前来观影的家长们深有感触。学生家长张先生说:“学校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投入令我感到开心和欣慰。高中学习压力大,学生能够在他们喜欢的活动中释放情绪,这对他们调整心态和人生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微电影创作,青岛一中自上而下一直给予大力支持。校长助理任军涛亲自参与了本片的演出,而这也是他第三次参与校园电视台微电影拍摄。任军涛认为,这个过程非常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写作、表演、团队合作等各种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高中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对发展学生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此次微电影首映礼是青岛一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生动实践。青岛一中始终秉持“适切教育、多元育人”的办学理念,近年来通过社团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多元平台,鼓励学生在兴趣中探索,在合作中成长。无论是辩论社的思维碰撞,还是科技社的创新实验,亦或是今天微电影的深情叙事,这些实践都是学生锤炼品格、提升素养的宝贵阶梯。
青岛一中校长严贤付寄语学生,永葆对创作的热爱,用镜头捕捉更多平凡中的闪光,用故事传递更多时代的声音,期待全体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无论何种形式,只要心怀热爱,便能绽放独特的光芒。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