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数智化赋能课堂教学 多元化构建教育新场景

青岛市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职教联盟交流研讨会在城阳区职教中心学校举行

2025-04-26 18:45 青报教育在线 李文琴

摘要:4月25日,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数智化赋能课堂教学 多元化构建教育新场景”交流研讨会在城阳区职教中心学校成功举行。

青报教育在线讯 数字化作为职业教育提质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整合资源以及重构多元化场景,正在全方位重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4月25日,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数智化赋能课堂教学 多元化构建教育新场景”交流研讨会在城阳区职教中心学校成功举行。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姜全生、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党支部书记陈凯泉,城阳区职教中心学校党委书记王建国,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连伟等领导出席会议,青岛市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职业教育联盟校的分管校长、主任、骨干教师、承办校全体中层以上干部70余人参加交流会。

研讨会上,城阳区职教中心学校党委书记王建国致辞,他表示此次研讨会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实践,也是积极响应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落实全市教育工作部署的关键举措。学校将紧随时代潮流,立足职业教育特色,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技术赋能、数据驱动、智慧引领”为目标,全力构建面向未来的“1+4+5+N”智慧校园生态体系,持续推动学校管理体制、育人方式、评价体系以及服务保障系统的深刻变革,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精彩课堂,展现数字魅力   

在教学交流展示环节,四位教师分别展示了不同学科的精彩课堂,充分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谭璐老师带来的《线性运动指令 MoveL》,巧妙地借助 AI 智能体、DeepSeek 开发互动网页以及工业机器人编程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对比发现差异,并辅助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提升了课堂效率。

王淑慧老师在《郁金香腰带缝制》课中,采用“云端课程+线下工坊” 双轨教学模式,利用云班课、Wordwall在线游戏互动测验、鸿合多屏互动实时投屏、教师数字分身等多样化的数字化手段,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高红英老师讲授的《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课,则以“时空来信”构建沉浸式情境,借助AI生成历史人物与专业适配问题,并通过AI动态推送资源,实现了议题思辨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葛翡翠老师在《Food and Drinks》课中,通过AI数字人练习口语、AI实时语音对话、鸿合在线课堂竞技、多屏互动直播等丰富多样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环境。

经验分享,共促数智发展力

在经验分享环节,各校代表纷纷登台,分享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创新实践成果。

城阳区职教中心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连伟以《打造数字校园新形态 构建数智育人新生态》为题,详细介绍了学校通过“四能联动”数字化转型方案,构建多元数字育人环境的实践经验。学校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积极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智能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城阳区职教中心学校智慧教研中心主任栾泽成作了《智绘课堂,AI 赋能》的主题交流,分享了工业机器人、服装、英语、思政四节展示课的教学实践成果,以及学校在AI赋能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有益探索。

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韩健以《数智赋能强内涵 德技并修育人才》为主题,从开辟职业教育数字化新领域、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锚定数字化育人模式创新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学校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为中职生的幸福成长赋能,以及构建 “三教改革” 优质课堂,高质量培养技能人才的实践路径。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副校长瞿新吉带来的《数智赋能三教改革,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从工作背景、学校数智赋能“三教”改革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三个维度,全面介绍了学校在数智赋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丰富经验、显著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为其他学校推进 “三教” 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李永兴作了题为《AI 赋能“金课”建设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分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这一主题,详细介绍了学校在电子商务、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中的创新实践经验。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大赛办主任王暄以《数智驱动,场景重构——课堂教学转型的实践探索》为题,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从整体设计、教学实施、实施成效、特色创新、反思诊改五个方面,系统地分享了学校在课堂教学转型中的实践探索过程和取得的显著成果。

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务处主任助理王金鹏的分享主题为《数字赋能,AI助力: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他以《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S)》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数字技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实践和探索历程,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平度师范学校教务处主任刘雪以《智慧赋能 数智融合》为题,从建设背景、创新路径、评价重构三个维度,深入介绍了学校在AIGC技术驱动下精品课程创新路径与学习质量评价体系重构的实践经验。为学校利用新技术推动教学创新和评价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青岛烹饪职业学校教务处主任夏海龙的分享主题为《刀工AI化:从“切菜”到“算菜”的烹饪教育革命》,他结合学校烹饪专业特色与AI技术实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学校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成果,为职业教育传统专业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赵燕老师分享了《数字化技术在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以及在模具教学中的实践成效和未来展望。

专家引领,共谱职教新篇

作为数字教育领域的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党支部书记陈凯泉教授指出,在职业教育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展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专业课程融入智能化,以及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协同教学模式方面,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升了教育质量。他期待各校进一步利用数字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迎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姜全生老师在会议总结中对四位老师的授课和十位领导、老师的交流发言给与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表示,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机制创新,提升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应用能力,加强数智赋能教学改革和构建多元化教育新场景中实践,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此次研讨会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共享、协同共进的平台。未来,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会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实践,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职教力量,在数字时代的职教之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责任编辑:李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