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模式,金门路小学成立校家社“心育”工作坊
摘要: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模式,金门路小学成立校家社“心育”工作坊
在春意融融、生机勃发的四月,青岛金门路小学隆重举行校家社“心育”工作坊成立暨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科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此次活动不仅是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更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号召,践行校家社协同育人理念、深化教联体建设的生动实践。
汇聚多元力量,共绘“心育”蓝图
活动现场,来自教育界、心理学界以及家长群体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魏星,市南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主任龚海波,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金门路小学家委会副主任张克顺,中科院心理学博士、金门路小学心理副校长李璇,以及学校首批招募的“心育”工作坊的家长志愿指导师和心理教师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仪式。众多心理大咖的到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多元的专业力量与宝贵资源,彰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校长致辞,点亮“心育”之光
青岛金门路小学杨红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此次校家社“心育”工作坊的成立,是学校立足校家社协同育人理念,整合多方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心理健康共育平台的重要举措。学校期望通过这一平台,架起家校社三方联动的桥梁,让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每一个家庭,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引导家庭树立科学育人观,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共同营造家校社大“心育”生态场。
授牌揭幕,开启“心育”新程
在热烈的掌声中,授牌仪式正式开始。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魏星副院长、市南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主任龚海波,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克顺教授与青岛金门路小学杨红校长一同上台,为“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实践基地”和“青岛金门路小学校家社‘心育’工作坊”揭牌。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高校与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拉开帷幕,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将在此深度交融,为金童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架起共育共通的桥梁。
聘书颁发,汇聚专业智慧
一支专业的导师团队是“心育”工作坊的核心力量。在聘书颁发环节,与会领导共同为专家、志愿指导师团队颁发聘书。李璇老师、松梅老师、王国梅老师、于明东老师等专家,常绪贞、杨丽芳等家长指导师以及卢芳老师、姜瑶瑶老师等教师指导师正式受聘。他们将带着专业的知识和满满的爱心,践行“用知心发现儿童,用爱心呵护儿童,用慧心引领儿童”的育人理念,为金童们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
专题讲座,缓解成长焦虑
启动仪式结束后,青岛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魏星教授为家长朋友们带来了专题讲座——《焦虑向左,成长向右:科学认识内卷时代的父母教育焦虑》。魏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为家长们如何应对教育焦虑、科学育儿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展望未来,共筑育人新篇
此次校家社“心育”工作坊启动仪式,是青岛金门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起点,也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一次创新探索。未来,学校将依托这一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心理支持,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积极的帮助与指导。同时,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育人合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教育的温度。
学校兼职心理教师卢芳老师说:金门路小学心理辅导室是藏在校园的治愈“心”角落,这一方静谧天地,专为守护孩子心灵而设。孩子若被烦恼缠身、被压力裹挟,都能来此倾诉,专业和兼职心理老师们都会以爱为引,陪孩子拨云见日、向阳而生。
学校专职特教教师姜瑶瑶老师说:特殊教育专用教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普通教学环境紧密融合。学校定期组织融合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手工制作、学科节日等。特殊孩子在与同龄人的互动中提升社交能力,感受集体温暖,增强归属感。这种融合环境打破了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之间的隔阂,为所有孩子创造了一个包容、和谐、共同成长的校园氛围。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青岛金门路小学校校家社“心育”工作坊的成立,为协同育人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金童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