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菁英教师培养工程活动在青岛三十九中举行
摘要:4月23日下午,青岛市高中数学学科实验基地教研活动及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在青岛第三十九中学高中部顺利举行。青岛市第二期菁英计划李洪忠团队和全市高二数学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观摩课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题研讨和专家点评等形式,促进全市数学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共同探讨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青报教育在线讯 4月23日下午,青岛市高中数学学科实验基地教研活动及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在青岛第三十九中学高中部顺利举行。青岛市第二期菁英计划李洪忠团队和全市高二数学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观摩课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题研讨和专家点评等形式,促进全市数学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共同探讨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活动首先进入课堂教学研究环节。青岛第三十九中学方聪老师以《建立统计模型进行预测》为课题,设计项目式教学课例《蓝天保卫战》。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数据,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数据模型并进行应用与拓展,充分展现了数学知识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课堂上,学生们分组协作积极讨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当堂构建统计模型并分析模型、预测数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小组成员纷纷展示成果,这节课充分彰显了项目式学习在学生创新能力素养培育中的的显著效果。
随后青岛市西海岸中学王占芳老师围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展开教学。王老师播放奥运会杨倩夺下首金的视频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以丰富的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攻克知识难点,加深重点知识的理解。王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生动的教学语言,将方差这一抽象概念讲解得深入浅出,学生紧跟思路,细心思考,独立完成方差公式的化简推导,更加深入地理解概率统计的核心概念。
精彩的公开课结束后进入点评交流环节。青岛市十九中学的倪萍老师充分肯定了方老师项目式教学的设计思路,高度赞扬了项目式教学的创新设计,认为其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为各位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设计案例。同时也对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为之后的教学优化提供了参考。
青岛市实验高中的邱瑶老师对王占芳老师的课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邱老师认为王占芳老师的课堂架构严谨、逻辑清晰,注重知识生成过程,通过层层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点评既肯定了教学亮点,也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抽象概念提供了新思路。
随后青岛市第二期菁英教师周梦鸽老师做了《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高中数学科学教育实践研究》的专题交流报告,从研究背景、研究思路、教学路径、案例分享、实施路径、资源生态、感悟小节这六方面,分享了在数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具体做法和宝贵经验。周老师强调,创新素养培养应贯穿于数学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在此研究下,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均得到提高,不再是一味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形下,教师也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思考高中数学教学,个人能力也得到提升。报告为在场的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和启示,引发了深入思考。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对创新素养导向的数学科学教育实践有了更深思考,为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团队导师李洪忠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前瞻性的教育视野,引领全体成员,围绕《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高中数学科学教育实践研究》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一场思维碰撞与智慧交融的深度对话。
在这场研讨中,李洪忠老师为团队成员细致剖析了项目式教学的精髓与实施路径,他强调,项目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鼓励教师们勇于跳出传统教学的舒适区,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舞台,让学生在探索中构建知识体系,在合作中锤炼创新能力。同时,针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李老师也提出了诸多中肯而富有洞见的建议。
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将以一种更为高远、更为深邃的视角审视数学教学工作。这种思维的蜕变,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更为他们未来的教学之路铺设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石。
责任编辑:李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