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被中科大少年班预录取!青岛58中隆起拔尖人才培养新高地
摘要:青岛五十八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已悄然隆起!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预录取情况发布,青岛五十八中一举入围5名学生!青岛五十八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已悄然隆起!
五十八中学生崔俊熙
五十八中学生殷晞然
五十八中学生孙硕
五八学子揭秘少年班突围之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创办于1978年,是中国首个少年英才培养项目。中科大少年班主要面向15周岁以下、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学生,通过初试、复试等多维考核选拔具有突出科学潜质的少年,面向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世界级顶尖科学家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
面对中科大少年班的预录取,几名五八学生都表现得十分沉稳平静。“我们都有竞赛基础,也都有竞赛奖项,想去试一试、冲一冲。”本次五十八中高一学生殷晞然和崔俊熙获得中科大少年班A档资格认定,高考成绩只需达到特招生控制线即被录取。他们告诉青报教育在线,中科大少年班是年前报名,3月份在济南参加入围考试。入围考试考查科目为数学、物理,时长均为100分钟,难度低于竞赛难度。通过入围考试之后,考生需到中科大参加创新科学营,第一阶段为数理基础知识笔试,通过之后再参加第二阶段测试。第二阶段测试首先是“现学现考”,考试前要先听数学和物理领域的两位教授讲课,再根据授课内容答题。接下来则是面试和体质测试。
“能拿到中科大的预录取,五十八中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孙硕此次也拿到了中科大少创班的录取资格。他介绍,今年开学后,学校为了支持学生备考中科大,特意开设了专门的自习室。“我主要学习数学竞赛,物理学得并不是特别好。多亏了这段时间物理老师崔老师的辅导和答疑,这也是我在中科大测试中物理过关的关键原因。”
几位学生在采访中也都无一例外地感恩于母校五十八中的培养。“我的语文和英语稍弱,学一学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生物老师姜珊老师注意到了这点,她主动找我谈心,并以学长的例子鼓励我。自从那次谈话,我学语文和英语更有劲了!”孙硕说。殷晞然也感叹于五八教师对于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学习竞赛要投入大量时间,有段时间很担心其他科目的学习被落下。教练及时提醒我贵在坚持,我又坚定了决心。”此外,五十八中倡导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要提前做计划等细节性要求也都对殷晞然的学习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
“初中时有次知道五十八中强基课面向初中学生开放,我也来听了课,感觉特别好!”崔俊熙告诉青报教育在线,这次听课是他后来报考五十八中的重要原因。“来到五十八中之后,我还发现,学校走廊上会有电脑开放给学生使用,感觉特别惊喜。”“我们午休可以从12点20分休息到一点半,学校这种劳逸结合的安排特别好!”“我们的班级氛围也特别好!我们班里有两块黑板,大家会搜集一些竞赛难题写在黑板上进行悬赏,老师也会跟我们一起讨论研究……”
五十八中隆起拔尖人才培养新高地
“我们除了不能替学生考试,其他的都为学生做好了!”青岛五十八中教务处副主任曲泽华表示,此次5名五八学子入围中科大少年班预录取名单,充分彰显了五十八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精准发力。曲泽华介绍,学校自2023年全面铺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并将其作为学校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由校长书记挂帅,专门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目前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驶入快车道,不仅拥有完备的竞赛师资、场地、竞赛实验设备及实验室,还构建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
“我们重结果,更重过程。”曲泽华表示,靠学科竞赛拿到奖牌进而升学,只是少数学生的发展路径。学校更看重竞赛背后的育人价值。学竞赛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学科素养都有巨大提升,不仅有助于强基工作和高考备考,甚至影响学生高中三年乃至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一开始我们就会给学生做好动员,增强学生信心。”
学生高一入学时,学校就会进行竞赛选拔,五大学科分别选拔40至50人,并进行系统竞赛授课。竞赛课程每周10个小时,包含周六全天和周中的一个晚自习,假期则会进行竞赛集训。学校现有国家集训队奥赛金牌教练3名、博士金牌教练5名、青岛市竞赛首席教练3名,已经组建起岛城最低调、最有实力的竞赛教练团队,可以充分保障学生的竞赛学习。
学校还专门针对竞赛学生开设了个性化的定制课程。曲泽华介绍,竞赛学生需要较多时间投入到竞赛学习中,同时其学习能力较强,其他学科教师会为竞赛学生单独备课,主要以大单元教学的形式开设个性化定制课程。与此同时,学校开设竞赛课程、强基课程、培优课程,实现了竞赛与高考的优质协同发展。
学校学科竞赛成绩也得以快速突破。物理、化学学科被授予奥赛金牌学校,化学和生物奥赛参赛获奖率100%,各学科省二等奖及以上获奖率57%,整体各科省赛获奖率超过90%。学校已成为十余项国际赛事官方指定考点,27人获得全球最高奖项。学校26名学生入选教育部“英才计划”或“登峰计划”,多名同学被中科大和西交大少年班录取。
在今年2月结束的第21届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暨中华名校邀请赛(简称泛珠物理竞赛)中,五八学子同来自清华附中、北京十一学校、深圳中学等全国重点名校的学生展开角逐,以卓越表现再攀高峰:10名参赛选手全员获奖,斩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