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郁金花海启新程,青岛空港农文旅融合的双向奔赴

2025-04-23 13:16

摘要:春风轻拂胶州湾,当绚烂的郁金香盛花期悄然已过,荷兰进口收割机发出阵阵轰鸣,仿佛是在为这场春日的花事礼赞。青岛空港郁金香文化艺术节也在这温柔的时节里圆满落下帷幕。

春风轻拂胶州湾,当绚烂的郁金香盛花期悄然已过,荷兰进口收割机发出阵阵轰鸣,仿佛是在为这场春日的花事礼赞。青岛空港郁金香文化艺术节也在这温柔的时节里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艺术节从 4 月 4 日持续至 20 日,历时 17 天,吸引了近十万人次纷至沓来,步入田间地头,沉浸式感受繁花簇拥,在踏青赏花中拥抱盎然春意。

以 “郁见金胶州,香约新空港” 为主题的青岛空港郁金香文化艺术节,不仅为春日的青岛增添了一抹浪漫诗意,更以 “农业生产 + 文旅体验” 的创新融合模式,绘就了一幅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绚丽画卷,

花海之上:五大 “郁见” 主题织就沉浸式春日图鉴

1800 万株郁金香在 300 亩花田肆意盛放,红、黄、紫、粉等 30 余个品种交织成 “流动的彩虹”,将大田化作天然画布,绘就 “人在花中走,心随春光漾” 的诗意场景。五大主题板块如五线谱般串联起全龄段体验,让每一寸花海都成为可触摸的春日惊喜 ——

 

郁见春天,荷兰风车群旋转着欧式浪漫,郁金香秋千荡起斑斓花影,提琴观景台将300 亩花田收进眼底,随手定格皆是 “人在画中游” 的治愈画面;郁见生活,35 顶露营帐篷散落草坪,天幕下飘着咖啡香与花语手作的创意,鲜切花摊位前年轻人忙着挑选 “把春天带回家” 的浪漫信物;郁见童趣堪称 “溜娃天堂”,小马骑行、萌宠互动(羊驼、卡皮巴拉等)、挖沙寻宝等 20 余项活动让孩子撒欢,家长在花海长椅上 “躺平” 放空;郁见美食,45 家商户组成的美食长廊香飘十里,胶州海鲜卤面碰撞泰式椰奶冻,网红小吃与本土风味在舌尖共舞;郁见世界,胶州非遗秧歌与荷兰风车同频 “绽放”,丝路文化讲解串起欧式风情装置,打造无国界的美学体验场。

 

从网红打卡到亲子互动,从味蕾狂欢到文化碰撞,这片花海不再是单向观赏的背景,而是承载多元体验的 “立体画布”,让每个走进来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日叙事。

泥土之下:一场打破进口依赖的种业突围

花海绚烂的根系深处,是青岛空港郁金香种球繁育基地与荷兰顶尖农业企业、国内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深度协同实践。作为全国规模化种球繁育标杆基地,这里构建起“引进技术 — 本土改良 — 协同创新” 的全链条发展模式,让荷兰郁金香在胶州湾畔的土地上扎根、裂变,生长出具有自主技术底色的 “中国种球”。

这种 “引进来 + 本土化” 的技术攻关,正悄然改写国内郁金香种球依赖进口的格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郁金香进口种球达 12 亿粒,年增长率超 30%,而青岛空港基地年繁育优质种球已突破 1000 万粒,单亩种植密度达 6 万株,关键技术指标比肩荷兰原产地。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青岛空港的实践证明:打破产业依赖的关键,在于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当荷兰的种植经验与中国的农业智慧碰撞,当实验室的科研数据转化为田间的生产效益,泥土之下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为花海经济注入更持久的生命力 —— 这不仅是种业的进阶之路,更是农业与文旅融合的底层支撑:唯有夯实一产根基,才能让三产体验拥有更深厚的产业土壤。融合之道:天时地利人和的精准共振

青岛空港郁金香文化艺术节的火爆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对消费趋势、产业基础与客群需求的精准把握。在短途游、体验式消费持续升温的当下,项目团队敏锐捕捉到游客从 “到此一游” 向 “深度体验” 的转变,将 300 亩种球繁育基地转化为 “可触摸的流动画卷”。这一设计既踩准国家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政策东风,又以 “农业生产 + 文旅体验” 双驱动模式激活春季消费市场,成功填补传统文旅淡季空白。

胶州湾独特的气候条件与荷兰技术的本土化改良,为这场破圈提供了不可复制的地利优势。作为全国最具规模化郁金香种球繁育标杆基地之一,这里国内少见的大田花毯景观、田间轰鸣的荷兰进口收割机、向游客开放的郁金香科普长廊,将原本隐蔽的产业链环节转化为可视化的体验场景。

在客群运营上,五大主题板块如同精密齿轮,精准咬合全龄段消费需求。从亲子家庭的寓教于乐,到年轻人的社交打卡,再到中老年的文化慢旅,当产业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场景,当物理空间被赋予情感共鸣与社交属性,花海就能超越景观本身,成为承载全龄段记忆、激发多元消费的 “超级磁场”。这种 “千人千面” 的场景设计,不仅实现了 “流量尽收” 的短期效应,更通过不同客群的差异化体验沉淀品牌认知,为 “郁金香 +” 产业生态的长效运营埋下 “口碑种子”。

向春而行:当一粒种球成为产业新支点

艺术节的落幕,恰是新征程的起点。青岛空港郁金香种球繁育基地正以“一产筑基、三产赋能”为路径,构建“郁金香+”产业生态。 这场始于花海的试验,为文旅农融合提供了新范式:它证明,农业可以跳出“看天吃饭”的传统框架,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附加值;文旅可以打破“季抛型”节庆局限,与产业深度绑定形成长效IP。

从田间地头的种球繁育,到市集里的烟火升腾,青岛空港郁金香文化艺术节这场“以花为介” 的经济试验,恰似一颗精心埋下的种球,在胶州湾畔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深深扎根。

它的根系,盘根错节地深入农业科技与本土产业的丰厚沃土,它的花朵,于消费升级与体验创新的和畅春风中尽情绽放,而它的果实,必将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的漫漫征途上累累满枝。从种球的订单式种植与销售,到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这颗种球所孕育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增长,更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是农业、文旅等多产业共生共荣的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