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落红不是无情物, 青岛空港郁金香种球繁育基地进入打花期

2025-04-21 20:32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我们现在打花,是为了让种球更好地生长。”

青报教育在线讯 4 月 21 日,青岛空港郁金香种球繁育基地内,五彩斑斓的郁金香在风中摇曳,构成一片绚烂的海洋。然而,工作人员与从荷兰引进的先进收割机紧密配合,熟练而精准地将一陇陇盛开至最盛的花头打掉。这看似“残忍”的“斩花”举动背后,实则蕴含着保障种球高品质的关键奥秘。

“我们现在打花,是为了让种球更好地生长。” 青岛谷普胶州空港郁金香种球繁育基地负责人任洪刚,在收割机旁向记者介绍道,“花朵盛开时会消耗大量养分,4月下旬,当花朵即将完全盛放,这就是打花的最佳时机。” 任洪刚边说边捡起一支刚打掉的郁金香,继续说道,“及时打掉花朵,就如同给种球打开了营养的‘快速通道’,原本供给花朵的养分能够集中滋养种球。这样一来,种球会变得更加饱满紧实,也有利于种球的自然繁殖,新生的小种球会发育得更茁壮,从而提高种球的繁殖系数和品质。”

任洪刚还在田间蹲下,向记者展示一颗沾着泥土的母球:“这是一颗单个周径在12厘米左右的一级球。打完花后种球会进入快速膨大期,短短一个月时间——”他用手比划出膨胀的动作,“像这颗母球,能分裂出至少两个新生侧球。正常来讲平均分裂系数在2.1以上。”他还特别提到关键的春化环节:“收获的种球会在低温环境中存放40—60天,通过春化处理打破休眠,促使花芽分化。” 

在这场打花行动中,荷兰引进的先进收割机成为“明星选手”。它犹如一位技艺高超的园艺大师,凭借独特的叶轮与刀片设计,精准地打掉花朵,并引导其有序落入垄沟。这些花朵自然腐烂后,会化作天然肥料,滋养着脚下的土壤,实现资源的绿色循环。

任洪刚还介绍,在国际先进种植技术的助力下,青岛空港郁金香基地的种植区域种植密度达到每亩6万株,与荷兰本土水平相当,远超国内同类种植区。从土壤改良到种球预处理,从日常的田间管理到如今的打花收割,国际前沿技术让每一个种植环节都得到了优化,为郁金香的生长创造了最佳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采用的是订单式种植模式。花期结束后,基地还将启用荷兰进口机械进行种球采收工作。采收后的种球会按照订单,出售给下订单的客户。

据统计,2023 年我国郁金香进口种球量达 12 亿粒,年增超 30%,全球近 90% 商业种球依赖荷兰。青岛空港郁金香种球繁育基地依托 300 亩花海,探索 “一产筑基、三产赋能” 模式,将种球繁育与文旅体验结合。技术改良年育千万粒优质种球,花期举办郁金香文化艺术节活动,助力种球国产化,推动 “花海经济” 向体验经济转型,成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创新样本。

青报教育在线记者 姜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