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一中启动语文学科系列培训,专家引领构建思维发展课堂新样态
摘要:莱西一中启动语文学科深度培训,专家引领构建思维发展课堂新样态
青报教育在线讯 4月11日,2025年莱西市第一中学语文学科培训项目正式启动。首场培训特邀省级语文学科专家,以《基于学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为题,结合高考命题趋势及经典课例,为全校语文教师解析诗词、散文、小说等文体的创新教学设计思路。莱西一中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培训。
据悉,语文学科系列培训为期一年,涵盖省市级专家入校讲座、线上指导、听课评课等内容,旨在助力语文教师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要求,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打造区域语文学科品牌。
当天讲座中,专家以《无衣》诗词教学为例,通过“发现、质疑交互式”设计,让学生寻找每一段字词和结构的异同点,以及服饰和兵器的变化,自主提炼重章叠句特点及“思无邪”情感内核。专家强调“以学为主体”的课堂转向,设计课堂教学时围绕“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来设计,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积极参与。
在讲到散文时,专家分析《我与地坛》的课例,对比不同段落的景物、景物特点、作者心情、作者描写景物时的处境,深化“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散文教学核心。此外,专家借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例,通过“哪些地方体现了逻辑关系、为什么追求因果逻辑、有没有不合因果逻辑的情节”等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介绍了小说情节设计因果逻辑的训练价值。
语文教师苏艳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教学需构建阶梯式认知路径,从具体到抽象逐层推进学生思维发展。“在今后备课时,我将更加注重设计具有思维张力的主问题。这些主问题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在课堂上形成积极的思维互动。”苏艳说。
专家特别指出,老师们可以利用Deep Seek等人工智能软件,优化教学设计、集备教研、作业批改、试卷分析等环节。同时,专家建议老师们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探索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反响热烈。专家有关运用语言活动来促进思维发展的理念,让语文教师刘婵风眼前一亮。刘婵风说:“思维的发展并非依赖于单纯的灌输,而应当融入到实际的语言应用场景之中。我将致力于让语文课堂转化为培养思维体操的实践基地。”
语文教师韩文菊表示,专家通过理论建构与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了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融入教学设计,并给出了一系列策略,启发老师重新审视教学设计的思维培养维度,要能有效引导学生从表层理解走向深度思考。
此次培训是莱西一中在“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学转型迈出的关键一步。语文学科正着力构建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新样态,随着培训的持续推进,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更将为学校语文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实现素养与能力的双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