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引航,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携手高校打造“星空下的思政课”
摘要:4月10日,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党建创新联合体签约,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思政实践基地揭牌暨“星空下的思政课”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举行。
青报教育在线讯 当浩瀚星空与思政教育相遇,会迸发出怎样的育人火花?4月10日,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党建创新联合体签约,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思政实践基地揭牌暨“星空下的思政课”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举行。
活动现场,青岛第五十三中学三年级6班的学生以科幻舞蹈《未知的未来大梦想》开场。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青岛第五十三中教育集团正式进行党建创新联合体签约,并为“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思政实践基地”揭牌。
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校长王升文表示,集团依托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已构建起“卓尔课程”体系,此次联合高校党建资源,旨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贯通大中小学思政教育链条,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育人,为党建工作提质聚力,实现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伴随着大屏幕上倒计时响起,现场还举行了“星空下的思政课”项目启动仪式。青岛理工大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伟表示,启动“星空下的思政课”项目,不仅是一次教育活动,更是课程思政理念的生动实践。天文科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恰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范例。希望通过这样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形式,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引导同学们在浩瀚宇宙中思考人生、责任和使命。
夜幕降临,思政课堂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来自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的科学教师曹慧莉带领同学们对书本上的天文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和拓展,通过星座观测实践指导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星座、探究奥秘。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天文团队教师姜龙博士则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互动讲座,通过和同学的互动问答将课堂气氛推到高潮。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赵筱侠讲述的航天传奇,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深深植入了同学们的心中。
活动最后,全体师生齐聚在中实校体育馆楼顶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月亮和星群。夜渐渐深了,但师生们意犹未尽。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八班的学生杨依辰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就像是一条纽带,将我们不同阶段的探索和思考连接起来。大中小课程一体化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衔接,更在于精神的传承。以这次观星活动为契机,我要把对星空的热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把对未来的憧憬变成坚定的信念,学习科学家们有志者事竟成的科学精神,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青报教育在线 孙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