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把风筝操控成“无人机”,青岛风筝天团网络爆红

2025-04-05 18:52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明小长假,青岛石老人沙滩上空的“风筝秀”刷爆网络,其中《新华社快看》的视频号点赞量达数千。

青报教育在线讯 “快看!五只风筝在跳空中芭蕾!”清明小长假,青岛石老人沙滩上空的“风筝秀”刷爆网络,其中《新华社快看》的视频号点赞量达数千。视频中,五只造型相同的红色风筝迎着海风整齐划一地时而俯冲,时而翻滚,起落间的精准操控令网友惊叹:“这么多线不会缠在一起吧?”“这应该是风筝形状的遥控无人机吧?”,网友在留言中表达着各种疑问。

“这是四线运动风筝,所有的动作均由人操控完成。”面对网友的惊叹,作为现场放飞者之一的青岛市风筝协会副会长孙永强在石老人沙滩风筝放飞现场揭开谜底。孙永强说,这种四线操纵的运动风筝,质量轻飞得快,需要两只手一起操纵,类似于开车,上线相当于油门,下线相当于刹车,双手变换角度即可实现攀升、俯冲和360度旋转,像开“战斗机”,整齐划一是团队长期训练配合默契的结果。

就是带着这款风筝,青岛市风筝协会在2024年潍坊国际风筝大赛上获得金奖。很多青岛人还不知道,青岛风筝爱好者的实力也不容小觑。青岛市风筝协会成立30多年了,聚集了60多名风筝高手,团队一年在全国各地参加的比赛有几十场,孙永强介绍。

风筝季期间,青岛市风筝协会团队和外地的风筝团队一起,每天在石老人沙滩放飞各种形态各异的风筝,让青岛市民大开眼界。谈到风筝的品种据说有13种之多,如硬翅、软板、硬板、立体、龙头、软体、软翅等等。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孙永强动手设计制作了很多风筝,包括复杂的立体风筝。为了做风筝,孙永强家中备了三台缝纫机,在他的“风筝仓库”里,各式各样的风筝有几百个,说是风筝发烧友一点不为过。

除去运动风筝,沙滩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巨型风筝了,这类风筝的放飞需要多人配合,对风向要求也很高。在石老人沙滩上,南风从海上吹来,风力稳定持续,是最有利于放风筝的风向。北风是从陆地吹来,被建筑物阻挡,风力不稳定,是最不利于风筝放飞的风向,在这种风向下,风筝容易“起不来”“飞不稳”。

放风筝是老少咸宜的运动,应该大力提倡。一是门槛低,买一只几块钱的风筝稍微一学就能飞上天;二是季节长,春夏秋三季都能放;三是青岛海岸线长,特别适合放风筝。风筝之于中小学生,既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载体,又是普及物理知识开展科学教育的理想载体,通过风筝的“扎、制、绘、放”传统“四艺”,还能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亲近自然的习惯。而对成人来说,风筝还有治疗颈椎病、保护视力、强身健体的作用。孙永强说,他和他的夫人早年都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是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放风筝的,这一放就是20年,现在他和他夫人的颈椎病都好了,青岛市风筝协会许多人的经历与他们相似。

风筝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初为军事工具,后演变为民间艺术。此刻,海风裹挟着欢声笑语掠过沙滩,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下起舞。在青岛,风筝正与青岛的海洋文化相融合,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场跨越千年的空中对话,正在青岛的海天之间续写新的传奇。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