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手牵手,文化润心田 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学生迎来澳大利亚小伙伴
摘要:4月3日,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迎来澳大利亚墨尔本蒙特克里尔中学的师生代表团,双方共同开展了一场“中外交流越山海,共促教育话未来”的活动,中澳学子在欢声笑语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青报教育在线讯 4月3日,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迎来澳大利亚墨尔本蒙特克里尔中学的师生代表团,双方共同开展了一场“中外交流越山海,共促教育话未来”的活动,中澳学子在欢声笑语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书山有路,说的是书是通向知识的阶梯。”在热烈的掌声中,蒙特克里尔中学的学生走进学校,在校门口“书山有路”的雕塑前合影留念。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南林,向这群来自远方的客人讲解雕塑的含义,在场学生纷纷点头示意,对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治学风气有了多一层认识。
在学生们的传统舞蹈《大河之子》中,活动拉开帷幕。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上台致辞,他表示,文化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他希望这次活动能够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让两国学生充分开阔眼界。
中方学生,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学生的十三名学生上台,逐一用英文进行了自我介绍,并与澳方学生结对,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们将成为彼此的导游和“学伴”,帮助澳方学生快速了解中国文化。
而随后开始的“写福字”的文化展示环节,更将活动推向高潮,澳方学生在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学生的指引下,用中国传统书法的技艺在红纸上写出一个“福”字,“It means GOOD LUCK(这代表着‘好运’)”,许多学生这样向自己的外国伙伴介绍。
来自蒙特克里尔中学的学生Abbey告诉青报教育在线,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她曾从十几年前来过中国的父母口中听到过他们讨论这个国家,她喜欢这些天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每个人都非常友善。另一位学生则表示震惊于中国学生们的活力,她希望把刚刚写好的“福”字带回澳大利亚,并向家人们介绍这个热情的国度。
随后,在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学生的陪同下,澳方学生们走进课堂,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参加社团活动,感受中式校园生活的魅力。
参加本次交流活动的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学生李恩彤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她很高兴参与这次活动,因为她平时就对英语很感兴趣,经常通过电影、歌曲了解大洋彼岸的世界。在与澳大利亚伙伴见面之前,她早就提前通过网络和对方沟通、谈论彼此的爱好和兴趣,这次见面让她非常开心,“我打算带她在学校里走一走”。
她打算利用接下来的几天,带小伙伴参加画展、艺术展,还可以去海边转转。她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不仅能收获一段难能可贵的亲密友情,也将中国本土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青报教育在线 杨雅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