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六十八中社团活动进行中 科技之光点亮青春校园
摘要:青岛六十八中学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进行中,通过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为在校学生打开了探索科学的大门,展现了青岛六十八中科技教育的丰硕成果。
青报教育在线讯 精巧的零件从激光切割机中取出;浇灌系统自动开启浇灌;3D游戏人物随着鼠标指引跑动……这一幕幕充满科技感的画面并非出现在科技公司或某家互联网“大厂”,而是在青岛六十八中的社团活动现场。4月1日,青岛六十八中学社团活动如期而至,学生们排队进入课堂开始了自己的实践,熟练操作着机器完成各自的创作作品。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为在校学生打开了探索科学的大门,展现青岛六十八中科技教育的丰硕成果。
在六十八中的科技社团中,传统教学边界被彻底打破。在激光切割科创社团中,同学们用Auto CAD软件绘制出零件,再通过操作激光切割机完成零件制作,最后将零件意义组装,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创新链条。社团授课教师张培喜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最近社团成员正在积极备战“未来太空车”为主题的竞赛项目,期待在竞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张培喜认为,这类科创社团对于学生个人能力、创新思维、动手能力都有较大提升。
像这类的科创社团在六十八中还有很多,张培喜告诉记者,学校每年都会发布社团招生信息,鼓励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记者还走访了六十八中的人工智能-三维创意编程社团,在这里,学生将从基础的编程操作开始,实现游戏人物的动态展现和场景的刻画。社团授课教师管清方告诉记者,社团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于学生日后进入高校、走向社会都会有较大的帮助,“让他们在编程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科技教育的意义不只于奖杯。青岛六十八中也一直将科技创新与公益实践紧密结合。在3月29日举行的义卖活动中,记者曾在现场看到由六十八中3D打印社团制作的精美文创产品。本次社团活动期间,记者也来到六十八中3D社团活动现场,看到学生们正在通过电脑设计“智能农场”,社团授课教师张海娟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将结合编程技术、自动化应用等知识,设计并制作功能完备的微型“智能农场”,实现智能灌溉、智能补光等设想。
以学生为中心,兼顾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培养,一直是青岛六十八中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青岛六十八中学生处副主任、团委书记刘天逸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六十八中的社团活动以多元化和特色化为核心,涵盖科技、艺术、体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科技社团的学生连年获得全国科普创新大赛等国家级白名单竞赛一等奖,目前有几十项国家专利,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通过在社团活动中所获得的奖项而升入知名高校就读,学校希望“让社团成为撬动广大学子人生蓝图的支点,带领他们走进更广阔的天地,助力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精彩人生。”
从实验室里的微小发明到赛场上的耀眼奖杯,从课堂内的思维碰撞到社区中的公益实践,青岛六十八中的科技教育实践,印证了“创新育人”的无限可能。
青报教育在线 杨雅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