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钟南山:我所理解的科学创新与科学素质培养

2022-10-08 15:40 中国基础教育

摘要: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学科学或进行科学研究,除了强调兴趣爱好,还要有更高的含义,就是要有使命感。

有时候中小学老师的启发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有一些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对我今后几十年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人的很多素质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人在开展科学活动以及进行科学教育时,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我经过七十多年的学习与研究,有一些体会。

一、学习科学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

两年多来,我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有很多创新的尝试。比如,基层社区联防联控、检测试剂盒,疫苗的研发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独创。所以,老师们要懂得,科学教育不但要讲科学,更要讲创新。

创新跟科学有什么区别呢?例如,某所大学或科学院所,有一个发现或者发明被报道出来,或者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很好的论文,论文甚至可能得奖。但这不完全是创新,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创意。我们进行科学素质培养必须清楚地认识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叫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应用。只有发明和发现还不够,要应用到实践中,应用于科学实践、临床实践或设计实践,最后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两方面加起来才叫作创新。

我们非常需要创新,但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概念,创新跟创意是两回事。我国前些年引进了很多技术,也有很多仿制,可能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我们的汽车品牌,在引进技术后做了很多改进,也推出很多新的产品类型,产生了不错的效益,但其中最原动力的一些东西并不是我们原创的,所以就不能说是创新或创造。

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等人在水母中发现了一种绿色荧光蛋白,并在《Science》上发表了论文。但在当时这个发现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后来经过很多人发展,包括钱学森的侄子钱永健等人,他们研究这些荧光蛋白能不能标记在某些物质上,比如说一种药物被吃了以后到了身体的什么地方,代谢物质去了哪儿、分布情况是怎样的。这样的研究使得这一发现能够用在医学、化学、兽医学等很多工作中,结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团队也因此在200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绝大部分获诺贝尔奖的科学技术,都是有发现、有发明,并产生了效果,这才叫创新。

在中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中小学生不可能有很多创新,但作为老师,要从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设计解决方案,引导他们利用科学、技术、数学、历史等去解决问题,这是科学教育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素质。

我从事学习和研究七十多年,最深的体会就是,基本功很重要。基本功有很多种,第一重要的是语文。我小学时作文还不错,我的综合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领会别人话语的能力、抓住文章要点的能力等之所以稍微好一点,都得益于语文的学习。不管做哪一行,语文绝对重要。

学习科学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强烈意识,树立这样的观点。

二、做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使命感

那么,创新的动力是什么?很多人强调要靠兴趣,因此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这当然是很有道理的。爱因斯坦讲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还有好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都有类似的观点,比如野依良治说“研究主要靠兴趣驱动”,钱永健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他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情绪”等。孔子也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但我想,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学科学或进行科学研究,除了强调兴趣爱好,还要有更高的含义,就是要有使命感。特别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单纯强调兴趣是不够的。

20世纪60年代,“抗美援越”的时候,当地疟疾很厉害,造成中国战士大量地非战斗减员,必须尽快治疗。当时,毛泽东主席就提出来,是不是可以发动我们的科学家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从那个时候起,很多地方开始做疟疾的研究,进行基础的临床研究。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科技人员,她做了大量的研究,最后从中医典籍里找到了关于青蒿的记载。通过实验,她和她的团队发现青蒿素可以有效应用到疟疾的临床治疗。但一开始,青蒿素对于有些疟疾的治疗效果不太好,于是又进行改进,重新开始基础研究,有很多科学家参与进来,最后发现双氢青蒿素更有效。现在全世界都在用这样的治疗方法,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应该说,这是很多中国科学家集体的创造,但屠呦呦是较早开展这项工作的,花了四十多年才研究出来。前两年我见到她时她仍坚持在实验室做研究工作。

这就说明,在中国做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使命感。使命感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要我做”。我自己也是这样,我1971年到医院,医院要我搞慢性支气管炎研究,那时候我本来不情愿做,但是因为国家需要,我就要好好做。我是做了以后才培养出兴趣,有了兴趣才会热爱,有了热爱才会去追求。

同样道理,老师是不是个个从一开始都愿意当老师呢?可能不见得,有人可能因为工作需要或者生活需要选择了教育行业,并非一开始就喜欢。但既然做了教师,就要有使命感,要钻进去,要培养出兴趣。也只有从“要我做”到“我要做”,才有可能出现创新。

所以,在中国进行科学研究,开展科学教育,除了培养兴趣以外,还要有使命感。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部分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上到处卡我们的脖子,我们要进行科学创新,动力不单纯是好奇心和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命感。中国的科学家应该这样,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也要从小培养学生的使命感。

三、科学创新需要培养四个素质

接下来,我以自己从事医学研究的经历讲一讲科学创新需要哪几方面的素质。

首先,是开拓精神。

我是做胸肺科研究的。1979年,我作为教育部派往英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到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进修,我当时已经四十几岁,我的导师那时候做了四十几年研究,说实话也没有什么里程碑性的进步。在胸肺科研究里,最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个病分四期:一、二期是无症状或很轻症状的,还可以到处走;到了三、四期,就走不动路了。当时中国的研究表明,这个病的患者百分之九十几都处于一、二期,但当时医院只管三、四期的患者,甚至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GOLD指南也是这样规定的。一、二期患者没人管,也不要求治疗。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为此,我们做一个非常艰难的研究,当时这个研究全世界没有人做过。我们在社区找到一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二期患者,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实验。我们跟患者交朋友,费力说服他们服药,因为这些病人在没有症状的时候根本不愿意吃药。就这样经过两年治疗,我们发现他们的肺功能改善很多,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我们的研究论文在国外高水平的医学杂志上发表,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在世界上做这个研究,结果说明,只要早期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能够改善的,而且少量用药就行了,患者就不会出现常见的疾病症状。现在,我们的经验正在全国推广,将来有希望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面形成“中国模式”,能够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先进。

其次,是尊重事实。

19年前,我所在的医院接收了一个来自广东河源的病人。我们用了很多药都不见效,病人恶化得非常快。我们试试用一些糖皮质激素,没想到很快有所改善。当时我们通过病理观察,觉得这个病人不像普通的肺炎,一定是某些病毒的感染。但就在这时候,有专家指出,病毒的病原是衣原体感染,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听到这一消息,我们作为第一线的医生,觉得不妥,因为衣原体不会那么厉害,也不会一下子使那么多人感染。所以当时我们坚持用自己的办法治疗,特别是合理使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结果在当时SARS的治疗中,广东的死亡率是最低的。这就说明,坚持尊重事实,是进行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素质。

当时在动物溯源方面,我们也发现,这个病毒可能跟果子狸有关系,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很容易染上SARS病毒。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中间贮主,这个传播链必须切断。但当时我们也受到一些阻碍,有人认为我们的工作影响了一大批从业人员。我们尊重事实,做了很多研究,提出要对野生动物的饲养、销售、运输、屠宰、烹调进行严格管理,只有切断传播链,才可能有效控制 SARS的传染。后来也证明我们的提议是对的,这也是我们坚持尊重事实的结果。

所以,什么是尊重事实?权威的意见不一定总是对的,自己经过实践、亲自验证的东西才是最可信的。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有疑问,这时候,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孩子,问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说不定就有新发现,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特别要重视启发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是科学研究里非常重要的能力。

再者,是执着追求。

我做了一个肺癌注射液的研究,从1992年开始至今已30年,今年才获批准。中间经过很多努力,也有很多失败。这个药物最早是我们在1993年对患者进行舌癌治疗时,发现效果很好,又很安全,跟化疗的药不一样,于是我们就进行相关实验。我们用这个方法进行肺癌治疗,病人多活了几年,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后来通过动物实验也得到证实。但一些专家认为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一干就是30年,和我合作的伙伴已经中风了,只剩下我还在坚持研究。当然,当时我们也有缺点,一是目标分散,二是基础研究跟不上,不能说服一些专家。为此,我们又做了很多基础研究,直到今年我们的方法终于得到肯定。所以说,执着追求是科学研究成功的关键。

最后,要有协作精神。

我们新冠肺炎的治疗实践就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三针灭活疫苗预防新冠肺炎的效果如何?国外一直不相信,认为没有根据。 基础研究团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注射三针灭活疫苗是有效的,用基础研究支持我们临床实践。在新冠肺炎的诊断方面,我们通过99万张CT报告建立了一个大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预测病人的诊断结果,大大降低了医生的诊断错误率。这样的AI大数据和医学的结合,也是一种协作。

做科学研究,必须学会协作。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最深的感受就是要想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所有的人和各相关单位都协作起来。我们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团结,只有团结才能获得更大成就。

还有就是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什么?我觉得,人跟动物不一样之处就在于,所有的人包括所有孩子,天生需要被尊重。我从1971年到一所小医院工作,到现在主持国家顶级的实验室,最大的体会就是,要懂得怎么尊重人家,要给予宽容和公正,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和长处,同时无论干什么,自己先作出表率。

四、中国的科学教育应倡导IMH教育

关于科学教育的内涵,我也想谈一点看法。

当前美国实行的是STEM教育,也就是加强学生在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四个方面的教育。我认为这个是不够全面的。它偏重于理工领域,实际上社会科学领域、人文科学也需要有科学素质。同时,正如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严文蕃教授指出的,在STEM教育中,学生的兴趣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而在英国实行的是STS教育,即注重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三方面的教育。它扩展了科学教育的目标,突出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与文化的目标,强调对科学的文化解读、科学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理解,这个是对的,但是比较空泛。

对中国的科学教育来讲,我个人的看法,最重要的是IMH教育,即Innovation、Sense of Mission、Humanity。首先,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不是单纯的发现和发明,还要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科学素质的教育,动力是“使命感”跟“兴趣”的结合,不是单纯强调兴趣。第三,科学素质的教育也要倡导人文精神,其中重点是协作精神。在我们中国,不管是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还是现在神舟十四号飞船的发射,都是多少万人、多少万个单位联合的结果。我们需要有协作的精神,从小就要培养这样的精神。

[本文由华南师范大学白宏太博士据钟南山院士在“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广州会场)”中的讲座整理而成,有删减。讲座原标题为《我国现阶段教师的科学培养——创新》]

(本文作者钟南山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