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14岁上北大清华!“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聚焦培养,而不是进名校的“跳板”

2022-09-29 18:25 光明社教育家

摘要:评价“超常儿童”,就不能只看他们参加物理、数学等学科竞赛获奖的成绩,而需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关注他们的真实兴趣、综合素养。

北大、清华的2022级本科新生已经入学,两校几千名新生中年纪最小的只有14岁。据媒体报道,北大4457名2022级本科新生中,包括61名“物理卓越人才计划”选拔的学生,他们中有的刚刚初三毕业。如果学业顺利,他们将在本科三年级结束后,也就是刚刚18岁时,进入博士生培养阶段。按照培养计划,争取20年后成为顶尖物理学人才。清华大学2022级“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选拔的学生也已入学。该计划去年首次招生,面向内地主要招收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特别优秀的初中三年级及高中三年级学生亦可申请。

北大、清华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招收初三、高一的学生,令舆论再次关注“超常儿童”、拔尖英才的培养。曾经风靡一时的“少年班”会不会再成现象,成为不少家长讨论的话题。在笔者看来,培养拔尖英才,要有对“超常儿童”新的定义,要聚焦培养改革,避免部分家长把培养计划作为进名校的“跳板”,并创造鼓励学生个性、兴趣发展的整体教育环境。

当前,培养拔尖英才,要考虑两个与之前不同的教育环境。

其一,高等教育普及化。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7.8%,这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少年班”风靡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10%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社会希望的是“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则是“出好人才”。因此,对待“超常儿童”的培养,应该顺其自然,不能变为“拔苗助长”,“打造超常儿童”。

其二,“双减”以及“小升初”取消特长生招生、中高考取消竞赛获奖加分。一直以来,我国存在以竞赛获奖来评价“超常儿童”的倾向,而特长生招生、竞赛获奖加分,又进一步刺激家长以功利的态度对待“超常儿童”培养。有某方面学科特长的学生,发展学科特长,重视的是参加竞赛获奖以及升学,而忽视长远的兴趣培养,没有把学科兴趣转变为职业、事业兴趣。

大家所见的是,我国有不少中学生获得国际奥赛金奖,他们以竞赛获奖进入名校后,却不选择继续研究获奖学科,如获得奥数金奖,却不读数学专业。近年来,我国为避免家长热衷竞赛,增加学生的负担,对竞赛热进行治理,不但对竞赛瘦身,而且取消了“小升初”中的特长生招生,以及高考中的学科竞赛获奖加分,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家长要真正从发展兴趣、特长角度对待竞赛,而不要追求功利的竞赛、升学结果。

因此,评价“超常儿童”,就不能只看他们参加物理、数学等学科竞赛获奖的成绩,而需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关注他们的真实兴趣、综合素养。与此同时,无论是“卓越人才计划”,还是“领军人才计划”,都应聚焦培养,引导家长与社会舆论摆脱“重招生,轻培养”的功利教育观。

之前的“少年班”,也是立足培养拔尖人才,但之所以从最多时的10多所学校举办,到后来只剩3所学校继续招生,就是因为部分家长和社会舆论看重的是“少年天才”十三四岁就进大学,却忽视他们进大学后的个性化培养与发展,而且存在学生的特长和大学培养并不一致的问题。

与传统的“少年班”不同,近年来新实施的招生计划,都更强调培养。如强基计划,就把被录取的学生编入强基班,规定不得转专业,并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实行小班化教学,探索本博联读培养模式等等。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也是如此,把有某方面学科兴趣以及有志向成为该学科领域拔尖人才的学生录取到相应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培养。显然,家长就不能以让学生参加竞赛获奖作为进名校的“跳板”了,而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学科兴趣,并引导孩子把这作为职业和事业发展方向。

我国仍在招收“少年班”的高校,也在进行招生培养改革,如中科大少年班招生,会组织专家从平时成绩、竞赛成绩、爱好特长、考生德智体美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选拔出符合要求的考生。这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而不是只盯着竞赛打造“神童”。因此,不可能再现传统的“少年班”现象。

对待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不能盯着功利的升学,而需要从长远规划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此,我国中小学也要全面推进改革,通过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这也是中小学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

作者 |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