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高校专业增减背后:一场学术和市场的博弈

2022-08-12 09:20 法治日报

摘要:有声音认为仅以就业率定专业“生死”是否科学,但高校专业增减,也引起了公众的讨论与思考。

近十年来,工学新增专业最多。2017年之后,随着新工科建设步伐加快,工学新增专业中,交叉学科性强、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工科专业占比逐渐提高,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生物医学、健康服务等相关专业也受到重视。

近日,安徽省印发《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提出,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该消息随即登上热搜,尽管有声音认为仅以就业率定专业“生死”是否科学,但高校专业增减,也引起了公众的讨论与思考。

事实上,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调整与消亡的背后,高校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同时,也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记者注意到,近十年来,工学新增专业最多。2017年之后,随着新工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工学新增专业中,交叉学科性强、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工科专业占比逐渐提高,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生物医学、健康服务等相关专业也受到重视。

“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曾经表示。

21年的自主设置权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至今,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撤销或停招1万个。

而本科专业的增减,和高校专业的自主设置权不无关系。

早在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高等普通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并在次年选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允许其以备案制的形式,自主设置本科专业。

以此为起点,截至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的自主权下放已整整持续了21年。

2012年,教育部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进一步下放了专业设置自主权。

《规定》提到,专业设置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高校可以根据2012年版本科专业目录自行设置,也可以申报目录外的新专业——在专业设置上被赋予“更大的自主权”。

这也被业界认为是近十年来我国高校专业自主权下放的重要一环。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李峻曾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控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后的头十年,国家对于高校专业设置进行严格控制,统一设定;20世纪90年代,高校专业设置权开始得到重视,相关部门权力逐步式微,而专家权受到重视;本世纪初至今,相关部门控制权与高校自主权产生博弈,自主权逐渐下放。

根据上述《规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每年集中进行一次。

最近一次是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结果显示,全国高校一共新增了31个本科专业,涉及“行星科学”“智能地球探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等高精尖专业。

同时,撤销了804个专业,创历年新高,理由是“生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就业质量不佳”。

而在近5年被撤销的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和信息与计算科学5个专业是撤销数量最多的。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至2016年,商务英语、酒店管理、财务管理等传统热门专业增设数量较多。2017年之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增设速度迅速超越传统专业。

而不同于工学门类,在新专业增设上,文学门类2020年开始缺席,历史学门类在2016年至2019年有连续4年的空白期,哲学门类则在新目录颁布的这10年内停摆。

人才缺口催生新专业

据了解,教育部正式增设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5年内新增最多的专业。

此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也是高校连年竞相开设的专业。

事实上,直到2019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人工智能”才作为独立的专业被纳入其中。随即,国内约180所高校在第一时间新增了该专业。

今年7月,百度搜索和中国教育在线推出了《2022高考搜索大数据》,数据显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成为2022年的专业热搜第一名,同时,该专业也连续3年蝉联高考专业报考热搜榜第一,今年的搜索热度同比增幅达到54%。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大数据等专业紧随其后,搜索热度增长显著。

而这些近年新增最多的专业,大多都与“新工科”有关。

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始于2016年6月中国内地的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在国际工程联盟会议上获得国际互认。这意味着,中国内地的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将得到美、英、澳等《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的承认。该协议在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的6个协议中最具权威性。

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一系列“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提出,“新工科”应运而生。

新工科主要立足新兴产业,在传统信息类四大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相关专业,旨在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这些新增势头正猛的专业,也是目前就业市场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

据赛迪智库2019年的一项报告指出,到2025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缺口将达230万。同时,据人社部2020年发布的《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预计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量将达到900万人。

淘汰,也并不容易

相较于设立一个专业,淘汰一个专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专业淘汰的各项“指标”中,最引人注目的指标便是“就业率”。事实上,这也是很多高校在评价某专业时,最倾向于参考的一个指标。

2021年,国务院在《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中也曾提到: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及时减少、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此次安徽省就是暂停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招生。

这样做的高校并不在少数,作为我国最早开展专业“红黄牌”预警机制的高校之一,昆明理工大学最初的政策也是根据专业第一志愿率和初次就业率进行综合排序,对排名靠后的专业黄牌预警,连续两年被黄牌警告的专业即为红牌,停止招生。

在2017年,该校对“红黄牌”评价体系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相关指标由原来的3个扩展为15个,包括专业志愿、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学习效果等一系列内容。

记者在教育部官网上查询到,从2019年至2021年,各高校撤销的本科专业数分别为367个、518个、804个。

2021年,33所高校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当年被撤销最多的专业。该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前者侧重于信息系统管理,后者侧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所高校中,25所将其划归为管理学门类。

而近五年来,公共管理高居本科专业撤销榜榜首,且数量逐年递增。

专业的另一端就是就业,这个诞生于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日益复杂背景下的专业也曾大红大紫,从2000年到2017年,中国开办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校数量,几乎翻了10倍。

不过,近年来社会对它的职位需求一直在降低,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1%,2020年比2019年又下降了37%。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饶燕婷所在的课题组从2013年一直和教育部相关部门合作,进行专业学科调整方面的系列课题研究。她在给记者回复的邮件中表示,在政府进行一定的放权后,部分高校的确出现过类似于“一窝蜂”设置专业的情况。

饶燕婷认为,一所高校的专业设置不仅与其本身学科特点和办学方向息息相关,也要考虑高校驻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区域内高校的同类专业布点情况。

“从性质上说,我国高校主体是公立高校,其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发挥不够、长期形成的惯性和依赖性,导致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接轨不够紧密,缺乏对劳动力市场的准确把握。”饶燕婷表示。

“高校受自身条件制约,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时,很难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这就需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开展以社会需求和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专业评估,为高校做好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提供信息服务。”饶燕婷说。

教育部7月份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也提到,高校设置本科专业应坚持需求导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避免同一区域(领域)大量重复设置“过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