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文化海大园,打造世界一流名校进程的亮丽名片

2021-06-05 13:07 青报教育在线 真真

摘要:文化是文明校园创建的基础,而大学必然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品性。

文化是文明校园创建的基础,而大学必然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品性。中国海洋大学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渊源、以海大大学文化积淀为根基、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积极创建“四位一体”文化发展格局。对内凝聚人心、成风化人,对外树立形象、拓展影响。作为驻青高校中唯一的“全国文明校园”,海大的文化建设成果随着文明校园“六个好”的内化不断涌现,逐渐成为该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历程中的亮丽名片。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

 

延承海大文化,强化价值引领作用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海大形成了“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凝练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不畏艰险、探索不已的进取精神,勇于超越、敢为人先的雄浑气魄,严谨求实、取则行远的治学风范,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取向”,这样的“海大精神”与该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一并构建起海大校园文化价值体系。

海大坚持做好校史挖掘和史料补充等工作,加强史料保护和传播、利用。组织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海大百年光辉历程、重大成就及重要贡献的理解与把握,使海大独特的文化标识和光荣传统深入人心,薪火相传。2020年9月,海大以形势与政策课改革为契机,打造立足校情的“海大文化”专题系列课程。至今已累计授课23场,覆盖2020级全体本科生。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体育馆

构建海大品牌,维护良好文化生态

海大以“文化海大园”为品牌统领,大力开展文化活动的品牌创新,有重点、分步骤地培育和扶持新的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形成海大、学院、社团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校园文化新生态。鼓励校内各单位深入总结、提炼、传播院系文化和学科文化,形成生机勃发、丰富多样的大学文化生态。

目前,通过广泛开展文化活动、文化赛事和系列教育活动,海大形成了 “科学·人文·未来”论坛、海大人文讲坛、海大文化小客厅、“飞翔的海鸥”话剧周、高雅艺术进校园、“毕生情 海大梦”毕业晚会、校友值年返校、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十余个文化活动品牌。近年来,陆续推出近20首校园原创歌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线上媒体广泛传播,屡获大奖并在全国舞台展演,引起师生校友共鸣,激发了广大师生校友爱校荣校情感,大大增强了海大的文化传播力,被网友誉为“中国写歌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

优化校园环境,浓郁文化育人氛围

海大始终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校园。系统设计校园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分期实施、打造文化环境与校区建筑风格及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突显海大历史积淀和人文关怀。对已建成的校园文化景观,开展文化赋予工作,挖掘景观内涵。

2019年,海大文化新地标"王蒙文学馆"建成。该馆集王蒙文学成就展示、学生修读、学术交流和红色教育于一体,是国内外收藏王蒙著作最全的文学馆。此外,通过创新名人博物馆建设理念,在校图书馆打造林少华书房,将展览、修读、研讨和林少华先生办公室融为一体。除了展呈林少华著作、手稿外,该书房也是林少华办公、写作的地方,极大地拉近了学生与名家的距离。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

百万媒体矩阵打造立体文化传播

从线下出发,通过系统管理海大论坛、讲座和报告会,形成内容包含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学科,涵盖科普、前沿、专业等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讲座体系,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顺应当下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海大以最新的广播电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建设高效、共享、开放的媒体矩阵,形成了覆盖全国140万人的“中国海洋文化新媒体联盟”,用户遍及微信、微博、QQ、今日头条和抖音等主流社交平台。

“中国海大官微”在2020年度影响力位列教育部直属高校第19位,入选山东省唯一一个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团中央、教育部重点建设的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连续3年入选“中国大学官微五十强”,连续两年入选教育政务新媒体年度案例。生动展示海大学科建设成就,展现教学成果、文化特色、重大活动等,提升文化传播力。

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的海大园,伴随着海大文明校园创建,在布谷声中进入新的时令。未来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文化建设必将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偕行。文化海大园也必将成为“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鲜明标志。

青报教育在线 赵浩云

责任编辑: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