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停招本科生 本科课程将转入日新书院

2020-05-16 08:59 红星新闻

摘要:5月15日上午,关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取消本科”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该学院一位知名教授向记者证实,从今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停止招收本科生。

5月15日上午,关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取消本科”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该学院一位知名教授向记者证实,从今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停止招收本科生。

5月15日下午,该学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网上的消息目前存在误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只是停止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本科学生,但并不是说学院的本科教育就此关张。本科的课程将转入日新书院,与日新书院共同开展文科课程。

此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也在其微信朋友圈表示:

从今年开始,将停止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本科生,今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以研究生培养为主。在停招本科生的同时,学校大大扩大了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生名额。今后清新无论是教学还是毕业生出口,将主要是研究生为主。

今后和新闻传播学院会产生较多关联的是日新书院,新闻传播学院会积极参与日新书院本科生的一些课组开设和教学工作,而部分日新书院毕业生,也会选择到新闻传播学院攻读研究生。

清华大学为“强基计划”试点

作出“取消本科招生”调整

上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院作出目前的调整大背景是教育部推出的“强基计划”,教育部对清华大学的教育改革做出过要求。

据教育部今年1月13日发布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不再组织开展自主招生工作。这一试点改革被称为“强基计划”。

清华大学作为“强基计划”试点之一,近日围绕“强基计划”动作连连。5月7日,清华大学公布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对外披露清华新设立五个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分别为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和日新书院。

日新书院作为文科与通用基础组专业的培养单位,包含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

5月12日,清华大学举行“强基计划”启动会暨书院院长聘任仪式,正式任命李艳梅、王中忱、梁曦东、刘铮、李俊峰五位教授分别为致理书院、日新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首任院长。

上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未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课程会融合入日新书院的本科教学中。日新书院可以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

各方反应>>

学生:成了“绝版”感到突然和惋惜

专家:不违背重视本科教育原则

5月15日上午看到媒体报道学院停招本科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7字班(现为大三)的学生娜娜(化名)表示很突然,“此前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微信文章在娜娜的朋友圈很快被刷屏。除了感慨自己成“绝版”清华新传本科生之外,也有学生认为:“在未来的学习中,学弟学妹学习压力、竞争压力会变得更大?”

一名刚从清华新传学院毕业一年的6字班学生何艺(化名)也告诉记者:“虽然已经不在学校读书了,但看到自己的专业停止本科招生,心里还是很惋惜。”

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海明认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此举其实是更加注重学术研究领域人才的培养。“国内类似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学府并不多,而清华此举也不会在高校普及。”在刘海明看来,中国新闻教育存在多种模式是正常现象,而取消本科招生的做法对其他高校而言,并不具有可复制性。

他认为,“清华是研究型大学,其他大学更多属于教育型大学,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特点,因此对大部分高校而言,本科教育仍是最重要一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是否停招本科生,取决于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如北京大学的教育学院,也同样不招收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再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也只招收学前教育的本科。

储朝晖说,高校取消本科招生,属于学院内的学科变动,这一行为并不需要经过教育部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在储朝晖看来,清华大学此举与重视本科教育不相悖。

储朝晖解释,“本科更多注重通识教育,如本科就读其他专业的学生,如果对新闻行业感兴趣,完全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再读新闻专业。相对来说,这样更有利于完善新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知识更丰富的专业性人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也在其微信朋友圈的长文中表示,“这一调整,是对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有的素养、技能的反思的结果,也是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反思的结果。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新闻传播需不需要设立本科,一直是有不同看法的。美国一些综合排名最顶级的大学,包括藤校系列,鲜见新闻学本科设置,如涉及到新闻传播学科,多是以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和以研究定位的研究所形式存在”。

“一言以蔽之,今后清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着力强化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第一专业要扎实,厚基础;新闻传播本身的训练则像刀刃一样嫁接其上,要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