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生命教育其实就是一直在“活出来”

2020-04-05 14:25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摘要:对孩子的生命教育,首先是活出自己,再和孩子一起活出来。

敬畏生命,寄托哀思。

清明,既是哀悼,也是走向新生的日子。

我们带着对逝者的思念,迎候生命的顽强不息。

对孩子的生命教育,首先是活出自己,再和孩子一起活出来——徐莉

不能简单的把疫情和灾难当做一堂课程

把疫情看作一堂生命教育课,把灾难看得太轻了,灾难就是灾难。这次的疫情还远没有过去,因此我们把它仅仅当作一节课,那把灾难说轻了。我们没有办法通过一些课来解决灾难的问题。

这样的一场灾难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即使在1月23日宣布武汉封城的那一天,我们也没有想到未来会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所以,灾难带给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和挑战,远不是一节课那么简单。那么,我们怎样去跟孩子谈论这次疫情以及死亡呢?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前置的。在灾难还没有降临的时候,我们在生活当中去面对身边人的生老病死、去面对生命的过程、进行生命的展现,这其实就已经在开始进行生命教育。只有当孩子理解自己生命的过程,理解周围人的生命过程,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在灾难降临的时候和大人一起来谈论,共同来面对灾难,面对死亡和面对疾病。 

用讲故事的方式跟孩子谈论灾难更合适

当我们跟孩子谈论死亡、疾病以及灾难的时候,讲故事的方式最为合适。因为故事里的人物,它所呈现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可能跟我们一样,也可能跟我们不一样,但都暗示不一样的生活态度,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所以,通过故事带给孩子的是生命的多样性,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是如何面对、如何去解决他们自己的困难和困境的。我想,这些远应该在灾难来临之前,通过日常的生活和日常交流带给孩子。那么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孩子想谈论什么?孩子关心什么?

孩子因为什么而感到有压力,感到恐惧?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以及不同孩子的需求来分析。在这种重大灾难的面前,需要有一态度,就是适合的、适当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很坦率地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我们大人自己也没有想好,哪些事情也会让大人觉得非常有压力和挑战。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不能把成年人所面对的这种压力、恐惧和焦虑简单的传递给孩子。 

生命教育其实就是一直在“活出来”

如果没有这场灾难,我们应该会在过年期间去看一部片子《美丽人生》。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有朋友会说,这个爸爸在灾难面前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虚幻的美好。这个孩子会长大,他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他所经历的残忍,那么当初爸爸的苦心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其实我很想说到的是:是的,孩子长大之后,他会回头来看这段岁月,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父亲经历了什么、他的同胞们经历了什么。他会为当年所感到过没有觉知的部分痛苦,或者是说它会赋予过去的经历不一样的判断和不一样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即使在那样残忍的环境当中,孩子的父亲仍然用爱、勇气和智慧,为他打造了一个美好的、受保护的童年。

父亲失去了生命,但是他努力想给孩子美好的感受,父亲表现出了令人尊敬的勇气和担当。现实中也有“美丽人生”的故事。前两天有个新闻:叙利亚常常在晚上会遭遇轰炸,一个父亲他跟女儿说,当我们听到“爆竹”响的时候就一起笑起来吧!就是这张照片:

我和我的女儿也会一起讨论生命、讨论死亡、讨论疾病、讨论我们自己无能为力之感,包括讨论幸运和不幸运。我不是简单的把自己的人生观、生命观,或对事情、对人的看法去强加给她。我会跟她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女儿也会跟我说她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她的情感状态,以及对事物、对生命、对周围人以及对这场灾难的理解。

生命的教育,不是简单教给孩子技能方法或者为人处事的道理,首先是自己活给孩子,和孩子一起活出来,然后在灾难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一起出灾难,再看里面的得与失。我们通过故事给孩子暗示不一样的人生,通过故事去经历我们不曾经历过的事情。然后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去承担,了解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然后把这种好的生活带给身边亲近的人,带给朋友们。在生命的不确定当中,我们去接受那些难以接受的部分,其实就是生命教育所带给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或者是说带给我们自己有力量有价值的部分。香港人的生命教育强调知识技能和行为落实香港人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特别强调两点:第一个是知识技能;第二个是在社会生活当中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行为落实。香港人特别善于做文本,无论简单的事或者复杂的事,他们最终都会通过文本的形式建立一套知识和技能体系,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和图画去告诉大家。这次疫情爆发之后,香港制作了一本《全民自救抗疫手册》。这个册子包括:冠状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它会有哪些身体反应?它和其他疾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如何使用口罩?如果你没有口罩了,应该通过哪些方法来保护到自己和他人?如何洗手?在整个疫情当中,怎么样避免感染?

在这本册子中,关于冠状病毒疫情所引发的方方面面的事,他们都会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内容梳理并提供给所有人,而不是通过网络知识碎片去了解。此外,我在香港学校看到孩子如果出现了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老师和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全天戴口罩。同时,他们很强调每一个人做到。所以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从社会中习得一种能力,去保护周围的人,不给医疗系统增加额外的负担。

丹麦人的生命教育更多表现的是“活出来”

在中华文化里面,“死亡”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事情,所以不论是死者对于死亡的恐惧,还是伤者内心的悲痛和难过,都非常沉重。相对来说,丹麦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会更平静一些,他们对于死亡跟我们态度不一样。我在丹麦做教育访问时,住在墓园旁边。朋友告诉我,在丹麦,墓园周围的房价非常贵。墓园的环境非常的好,教堂、幼儿园和小学都在墓园里面或者附近。在丹麦人看来,出生时一定要去教堂拿“出生纸”,那是生命的起点。当去世了,会在教堂举行告别仪式,死后安葬在教堂旁的墓园里。

我在丹麦生活的时候,会经常去墓园教堂的长椅上听风的声音,看那里蹦蹦跳跳的小松鼠,这样的感受给我带来的是死亡的安宁、安详以及平静。

丹麦是全世界蜡烛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其实不是为了照明,而是为了一种氛围,一种享受舒适的感觉。在这样的价值观里,丹麦人非常注重享受平静生活。在他们的生命观当中,对于死亡没有我们那么大的恐惧。他们有悲痛,但是不会那么煎熬。同样,他们对生活品质十分重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是跟我们不一样的。丹麦人对于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实践性来展现的。他们很少去讲深奥的道理,或者是深刻的感受,这是文化不同所带来的。

小记:

徐莉老师曾在香港和丹麦做过很长时间的教育考察,在那里是怎么跟孩子谈论疫情、谈论灾难、谈论疾病和死亡的?

采访生活在武汉的徐莉老师时,她说自己依然还处在“应激反应”中,还是很难理性去做事件的回溯和思考。不过采访她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教师,徐莉老师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教师/课程设计师/课程教练/阅读推广人/公益导师。多个身份的经历,给了她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

注:本文根据徐莉老师录制的“疫情期十日谈”第三期节目——“生命教育”视频整理(视频录制时间为202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