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专家带你看课改:厘清课改深化方向,就是找到了改革的着力点

2019-01-11 10:20 中国教师报

摘要:课改路漫长,但我们已经在路上。

让课改在两个方向平衡发展

杜金山 中国教师报特聘专家

课改才刚刚蹒跚起步,这是我的研判。这样说,绝不是为了引起围观和争论,也不是否定课改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我看来:第一,这才是对当下中国课改的真实描述;第二,这也是对课改成就最大的肯定。因为,虽然步履蹒跚,但上路了,且上对路了,虽然刚起步,但变革已经来了。正因如此,我们的教育有了真正可期的未来。

任何真正的变革,都必须基于现实向两个方向延展。一个方向指向“术”,在此方向上人们会不断做加法,表现为操作技术和操作工具的突破和翻新:既带来行为方式的变革,呈现出不同的显性文化状态,也带来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让作为主体的人能够从满足低层次需求的低效状态解放出来,有条件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另一个方向指向“道”,需要人们不断做减法,不断地追问和寻求该项事业的根本属性,去求得“一”,然后再在这个“一”的指引下,去统御“术”的发展,使整个改革事业一以贯之。两个方向缺一不可,没有“术”的创新,改革无法落地;没有对“道”的追问,改革事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求不得“一”,就没办法以术载道和以道驭术,术不载道则偏,道不驭术则废。

课改,当然也不例外。

当今课改,在“术”的方向创新较多、突破较多。这主要得益于来自一线教师层出不穷的创造力。20多年来,我们终于在师生行为的显性层面看到了中国学校与原来的大不同,至少在可观察的方面呈现出了“新”文化景象。联想到鲁迅先生对中国改革之难的描述,这些课改者能够以新的方式生存下来,是弥足珍贵的。

之所以在新字上加引号,是因为这个新还不够稳,还非常弱,还没有找到坚实的基础。究其原因,除了“外”的顽固和强大,主要还是“内”的缺失和软弱。这个“内”就是指在“道”的方面取得的进展还远远不够。远远不够的具体表现为,一些课改人还没有意识到需要在这方面作出努力;远远不够的关键之处在于,在“道”上取得的成就远远低于在“术”上取得的成绩。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前景堪忧,若源头和根本过于弱小,虽可见小苗茁壮,其未来依然不敢奢求。

我说源头和根本弱小是有原因的。请大家想一想,什么决定着人与人相处的行为方式?是主体间关系。如果行为主体间关系这个内因没有真正变化,那些依靠外因,在行政的、权威的、个人需求压力下所产生的行为方式的变化是真实的吗?是可持续的吗?是可以转变成常态的吗?演员为角色需求在舞台表演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而这就是目前许多自称为课改学校,甚至是许多公认的课改成功学校依然有作秀现象,而难以把新学校的教育文化变为常态的深层次原因。

再向深处追问,为什么一些课改学校作为教育和教学主体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发生变革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作为教育和教学主体的师也罢、生也罢,其决定行为的心智模式没有实现真正的调整和改变。人的心智模式不仅决定人的成长方式,还影响并决定着该主体与任何外主体间的关系模式,也就是说,课改学校的师生其心智模式和传统学校的师生有本质的不同。如果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就不可能真正改变。

这些年,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率先进行了“无师”课堂的探索。许多人,包括许多课改推进比较深的人很难接受。这里的“无师”,其一,体现为教师工作着力点的转移,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组织的建设者、学习氛围的维护者和学习主体的陪伴者。相信学生的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儿,相信存在于学生生命体内的天然的主动性。在人性的弱点方面,我们需要创设积极的环境,用环境帮助学生自己克服人性中的惰性。其二,尝试着在陪伴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减弱教师角色对学生的“硬”影响力,去“为无为”,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学习者,让教学变成教师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其三,利用这样的方式,在师生相互发现的过程中,完成教室内所有师生心智模式的改变,求得新文化的持续常态化。在所谓的“无师”课堂上,真正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会则为师、强则为师、明则为师……人人为师、人人为生。教师常常在学中教,学生常常在教中学,当然也不刻意否定教师在教中和学生学中的作用。否则,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成了二元对立。

决定这种看似“无”实际上“人人都可能是师”的新课堂文化的,就是这样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姑且称之为“第三种师生关系”。

如果说师生的心智模式决定了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那么,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又是什么决定了他自己的心智模式呢?目前,借助现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在心智关系中,“心”是常态下的主宰,这表明,在常态下一个人心智模式的运作是“心”决定的。“心”的改变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智”,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的理性。可见,课改是改文化,文化的表面是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取决于主体间的关系,主体间的关系取决于主体的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常态下取决于“心”,能改变“心”的只能是自己的理智。这样,课改的内在路径就清晰了:课改最终是改心,能改心的,只能是自己的理性。

让课改回归理性,沿着两个方向平衡发展。课改路漫长,但我们已经在路上。

课改再深化的起点与切入点

俞晓东 浙江省杭州市教科所所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领域改进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我们需要在再深化上下功夫。

以改进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作为再深化的出发点。新高考改革逐步推进,进一步倒逼课程改革向深水区迈进,而全国教育大会从立德树人的新高度,给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基于问题导向,在新的发展时期需要重新审视课程改革面临的新问题,确定下一步课程改革再深化的出发点。

从区域的角度审视,推进课程改革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区域推进存在不平衡。审视各地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有的区域抓住了课改的机遇,能结合本区域实际,创造性地实施了区域推进的改革策略,在推进中提升了教育品质。但也有一些区域在推进中创新意识不强,仍以“执行者、落实者”的角色对待改革任务,效果不理想。

二是改革进程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课程改革是按照新时期对人的发展规律设计实施的,有的区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的改进上与时俱进,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有一些区域仍然没有摆脱追求高效、高分、高升学率的传统路径,改革效果甚微。

三是区域推进课程改革的多种实践力量未能形成合力,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部门、学校等课改主体没有很好地协同行动,无法形成合力,未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另外,考察一些区域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大家往往聚焦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的改革,尤其喜欢以社团活动改进为突破口,一些地区在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是学科拓展、活动课程开发上做得有声有色,影响很大,深受好评。我们说,这一由易到难的推进思路并非不好,但随着课程改革向深水区推进,我们需要站在新高度,特别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注学校课程实施的时间分配,关注学校课程的实施效益,这就是今天深化推进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

从新时代新要求设计课程改革再出发的路线图。在新时代,立足区域设计课程改革再出发的新路线图,一要把握定位,从全国教育大会的新要求、顺应全球课程改革的新潮流落实课程的育人功能;二要突出重点,从课程开发的新要求与课程实施的新重点设计改革思路。

落实课程的育人功能。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学校发展的立身之本,更是课程改革、构建新型育人模式的新目标。因此,设计课程改革再出发的新路线图,其重点是围绕立德树人落实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是落实全程育人。在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重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使课程开发与实施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二是落实知识育人。既要关注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又要关注课程内容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既要重视特色课程建设,又要推动拓展课程建设;既要注重课程的整合,又要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是落实实践育人。不仅关注课程设计,更要关注课程实施,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尤其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强化劳动教育。

突出深化改革的两个重点。区域推进课程改革再深化,路径设计是重点,学校落实是关键。因此,在具体的推进中,要引导学校突出以下两个重点:

一是在课程开发上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国际上STEM、STEAM课程的兴起,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号,开展包容性更强的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趋势。2017年国家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其意图就是打破目前学科课程体系相对封闭、部分内容滞后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局面,用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因此,就区域而言,一方面要推广STEM、STEAM课程的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建立机制,引导学校关注以项目为纽带、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学习,结合学校实际,设计并开展更多的学习项目,“让学生拥有一个可靠的指南针和导航工具,从而能够自信地探索世界”。

二是在课程的实施上把目光投向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考察一些学校课程改革,不外乎把重点放在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也就是在选修课上做文章。而事实上,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在必修课上,也就是国家课程上。选修课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放弃学习时间占大头的必修课。因此,“不动必修课、只在选修课上做文章”的现象必须改变,把改革的切入点大胆地放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上。首先,要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核心,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再认识、再组合、再创造、再实践,同时根据学校、学科、学生的实际做好学科内的统整,使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校里得到最优化的实施,实现由理想课程向实践课程的“软着陆”。其次,要把握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的技术,即做好课程调适、整合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实施、拓展课程外延。最后,要对接校本课程,解决学科专题拓展的教学内容延续性、随意性问题,与课程标准、学生培养目标保持一致。

未来课改的三个走向

齐刚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育局教研员

课堂教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课改将会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未来课改将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更注重智能化和个性化。

课改将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进行课改的初衷是为了改变学生单纯为了分数而学的状态,让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让课改的方向更加明晰。高中阶段2017年课标的制定和实施,更加明晰了学科的核心素养,详细阐释了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也会引导初中、小学的教学强调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小初高的衔接。结合这一趋势,未来课改将更加“重义”而不是“重招”。如果说一些课改还仅仅着眼于教学模式的构建,未来的课改则更加注重理念、模式、方法等促成核心素养的落地。未来的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将会产生变化,按照确定核心素养目标—基于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流程而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更加考验教师对目标的解读能力、对活动的设计能力和对学情的把握能力。教师会越来越成为制约课改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时代更加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素养和社会素养,未来更加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价值引领以及在价值引领下的操作方式,更注重以发展学生为本,将进一步改变为考而教的“短视”“功利”的恶性循环。

课改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任何课改都不能脱离时代的发展,更不能逆时代而进行。当前,在课改中有这样一种声音:借预防近视为名,反对信息化。实际上,预防近视和信息化建设之间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共同发展学生眼力的协同关系。智能化、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课改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和信息技术的支持,课堂教学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是与教育技术的运用密不可分。智能化和信息化绝不是洪水猛兽,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善于利用。未来课改需要平衡好“科技味”和“学科味”的关系,不能让“科技味”掩盖“学科味”、割裂学生的思维过程和降低教师的思想力。同时,一些好的资源、好的技术手段要充分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未来的学习不是单一的学习模式,应该是一种线上线下交互、教师基于技术支撑的一种混合式学习模式。同样,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也会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对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加便捷的支撑。

课改将更加强调个性化。未来课改更加强调价值引领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未来的课改更加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强调教师的风格化和个性化。换句话说,课改进入深水区后如何提升学生的素养,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教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除了具有深刻的文本解读能力、灵活的活动与问题设计能力,还要有把握学生思维起点和思维梯度的能力,要有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实现从课堂教学到课程开发的转变。课堂教学改到深处,必然是课程的改革,未来的课改需要有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群体。未来的课改强调个性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实现学生可选择性的学习。未来的课改必然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长,要给学生提供菜单式的学习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课改必然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多种资源的整合利用。

总之,未来的课改要求教育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对教师理念的引领,更加注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更加注重发展好教师。这样才能确保课改的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