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青岛高等教育:用大学滋养城市 2020年高校将超50所

2017-10-12 09:10 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自2012年起,青岛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始发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超前布局、主动谋划,努力营造“大学城”的氛围,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间,已有北大、清华、哈工程、复旦等30所院校或与青岛签署协议,或是落地生根,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集聚效应初步凸显。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一个令人景仰的字眼,是一座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更是彰显城市实力的名片。自2012年起,青岛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始发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超前布局、主动谋划,努力营造“大学城”的氛围,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间,已有北大、清华、哈工程、复旦等30所院校或与青岛签署协议,或是落地生根,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集聚效应初步凸显。

高校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和科技资源,是“人才强市”的桥头堡,是打造城市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更是推动青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引擎。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座现代化大学之城已浮现在眼前。

青岛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施办法》等文件,在资金、政策、人才、土地和校区建设等方面出台优惠的支持政策,从制度设计上“筑巢引凤”,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高校的到来。

"青岛速度 " 引发高教界关注

无论是引进大学的速度还是力度,深圳和青岛无疑是国内诸多城市中数一数二的。这种 " 南深圳、北青岛 " 的现象,引发着国内高教界人士的关注。

目前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已正式招生运行,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上财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等机构已开展研究生培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首批研究生已经入学。

青岛引进高等教育机构达到30所,其中,已引进并运行的高校(机构)有13所,已签署合作协议并正推进的国内外高校(机构)有17所。一连串的数据背后,其实是这座城市的引智速度,众多国内外高校在青岛找到一席之地,这片大地正上演高校引进的“青岛速度”。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青政发〔2016〕5号),并联合发改委、财政局等七部门制定了《实施办法》,这份红头文件清晰地呈现着青岛未来发展高等教育的 " 顶层设计 "。从工作目标、总体布局、支持措施和考核督导等方面,明确了青岛市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工作的努力方向、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具体而言,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研究生数量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实现青岛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科技贡献能力不断提升。

在空间布局上,依托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谷核心区、红岛经济区三大区域,分别构建古镇口大学城、国际海洋科教中心和国际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三大板块的高等教育新格局。同时针对各区市的不同区域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分别布局高等教育机构,形成重点突出、区域协调、分工合理的高层次学科专业发展格局。

人才智力资源聚集岛城

为吸引高等人才来青发展,青岛市引才引智领域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加大对急需紧缺研究生人才的补贴力度,鼓励支持更多的研究生人才来青发展;修订完善“红娘政策”,对帮助我市引进高端人才来青创业创新的社会中介组织和个人,进一步提高奖励额度;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在西海岸新区试点下放职称评审管理权限等。

近年来,以高校为平台以及政策措施,吸引大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专家团队来青开展教学、科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三家高等教育机构已引进院士团队,共有11名院士在青开展科研工作,专业领域包括虚拟现实、新材料、水下探测、军工等,相关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预计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来青工作的院士将达到30人以上。

政府相关部门在科研院所引进、人才引进、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实现资源政策叠加,以政策等吸引高等教育资源落地青岛,以高校平台吸引高水平人才,再以人才进一步提升青岛对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形成青岛高等教育资源良性循环,再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为青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并逐渐构建起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通过引进的国内外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使青岛高等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同时,新引进高校在管理体制、教学模式、研发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和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为青岛市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高等教育资源融合助力国际化大都市进程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

青岛需要人才来滋养城市,大学也确实滋养了青岛。如今青岛高校数量可谓翻番增加,尤其是研究型团队的进入,使得科创成果在青岛孵化落地。

北航青岛研究院成立了“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斯坦福-北航-歌尔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其中动态测试实验室获批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通过军民融合科技研发平台引进18个研究中心,一期启动7个;四川大学与中石化胜利油田工程公司共建的“油气田化学联合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北航青岛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等高等教育机构联合一批龙头企业开展委托课题、技术合作,切实解决企业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与军方、舰船装备技术保障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承接各类项目54项,合同额达2.5亿元;

各高等教育机构以开展创业孵化、创业培训、设立创投基金等方式,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等已入驻孵化企业150余家,2017年上半年实现总产值超过1亿元。在创业培训方面,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开展了10余次双创大讲堂、政策讲解会、座谈交流会等活动;在创投基金方面,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引入川大校友会出资3500万元组建创业投资基金,已在高碳醇产业化项目投资600万元。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正在筹集成立创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创新创业。

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正滋养“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建设,助力青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崛起。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