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速看!上海率先发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

2017-10-10 16:05 当代教育家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发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以下简称“指南”),发放至全市中小学校,为广大中小学校、家长和学生点拨支招。

在网络上遭遇语言暴力,照片被他人胡乱拼接上传网络,个人隐私被通过网络公开传播……对于网络陪伴成长的“00后”来说,或多或少都有过这些经历。

如何预防和处置网络不良行为,做一个健康文明的“网一代”?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发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以下简称“指南”),发放至全市中小学校,为广大中小学校、家长和学生点拨支招。

这是在近年来全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上海市教育部门结合当前学生特点和社会环境,在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基础上出台的针对性举措,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指南”分为“学生篇”“家长篇”“学校篇”和“社会篇”,为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构建多重保障。

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

学生篇

主要指导中小学生如何规范上网行为,不主动实施并理性应对网络不良行为。

1.不使用语言攻击他人。如通过短信、微信,或在论坛、聊天室、微博、贴吧、QQ群、微信群等公开威胁、侮辱、诽谤他人。

2.不曝光他人隐私。如传播或公开可能令他人受到威胁、伤害、侮辱或尴尬的文字、照片、图像、视频或音频等。

3.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如通过拼接图片,或加上侮辱、诽谤性文字,散播谣言,发布不实信息。

4.不随意上传个人信息。注意保护私人信息,谨慎将个人或家庭资料上传网络。

5.不以暴制暴应对网络欺凌。理性应对网络不良行为,在遭遇网络攻击或网络欺凌时,保持冷静与自信。

6.及时寻求他人援助。遭遇网络欺凌行为,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也可咨询求助青少年援助热线12355。

家长篇如何准确判断孩子是否遭受网络欺凌

7.看行为习惯是否有变化。如使用电脑或手机时间过长,对自己的上网行为尤为保密。

8.看精神状态是否有变化。如易怒、焦虑、沮丧,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孤僻古怪,甚至发生自伤、自残或自杀行为。

9.看学习情况是否有变化。如学习效率降低、作业拖堂、成绩下降,有厌学甚至弃学情绪。

10.看人际交往是否有变化。如人际关系紧张,喜欢独处,缺乏自尊和自信,甚至处于恐慌不安之中。

有效处置孩子遭遇网络欺凌

11.联系欺凌者要求其停止欺凌行为。

12.向网络服务商进行投诉。要求及时对相关网络内容进行屏蔽、删除。

13.报告学校及老师。发现欺凌者是学校学生的,应立即联系学校与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14.寻求心理或法律援助。联系心理教师或专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必要时可联系警方或诉诸法律。

预防孩子欺凌别人

15.告知孩子网络欺凌行为后果。教育孩子通过网络言论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攻击,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如触犯法律,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16.及时发现孩子间的矛盾。若是网络欺凌,则应要求孩子立即停止,并陪同孩子主动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妥善处理孩子间的矛盾和问题。

17.适当禁用通讯工具。通过禁止孩子一段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对孩子进行教育、惩戒。

18.加强不良心理和行为疏导。对于孩子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家长与学校要形成合力,加强教育转化,必要时可以申请专门学校介入。

学校篇

19.完善预防组织架构。成立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置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包括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心理老师等,关注学生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异常情况,妥善处置学生矛盾。

20.加强正面教育和安全提示。将网络欺凌防范纳入学校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化学生法律和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网络文化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21.健全发现机制。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发挥密切联系学生的作用,了解每一个学生性格、品质、交往等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异常行为。鼓励学生向老师及时报告学生中的异常情况。

22.有效化解学生矛盾。根据未成年学生年龄、认知情况和个性差异,灵活做好学生矛盾化解和处置工作,避免事态有所扩大。

2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预防、发现和处置网络欺凌的意识和能力。

24.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节和隐性问题,加强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社会篇

25.净化网络环境。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违法信息,或未履行审查义务,未对违法信息进行过滤、删除或屏蔽的,网信、文广、新闻出版等部门要依法及时予以处置。

26.加强网吧管理。文化行政执法部门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27.完善网络游戏规则。网信、文广等部门要督促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游戏规则,对可能诱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游戏规则进行技术改造。

28.及时有效处置网络欺凌行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要依法及时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9.支持公益性上网场所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公益性场所,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上网设施,教育、引导、监督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

30.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网信、文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网络知识普及、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