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人会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不否认,涉及到自己的小孩子,谁都会关心则乱,但当年自己的小朋友入学,确实也焦虑,但还没到提前一夜去排队的地步。
又到小学入学季,家长又开始忙碌起来。比如,这个周末南京市公办小学报名开始,有少数焦虑的家长提前一天就自带小板凳到学校排队。读来,一方面是可怜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另一方面,又惊讶于这些家长的过度热心,甚至有点担心。
据校方说法,其实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上,不会因为排号早晚而影响入学。也就是说,这些提前一夜排队的家长做的是无用功。提前排队的原因,无非是一种焦虑心态让家长觉得早排队可以减少一些不安全感。这种思维逻辑,从个体家长的角度来讲,也无可厚非,但认真想下背后的东西,还是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有人会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不否认,涉及到自己的小孩子,谁都会关心则乱,但当年自己的小朋友入学,确实也焦虑,但还没到提前一夜去排队的地步。关心孩子的教育,出发点没有错,但太过了,也许就有问题了。
关心过了,也就是家长辛苦一点,这能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这种焦虑,很容易就“传递”到孩子身上。如果太过,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一个入学报名就紧张成这样,一旦入学开始学习,迷信补习班、唯分数论都会是很自然的反应。于是,家长的过度热心就会变成“鞭策”孩子的无穷动力,每天上紧发条让孩子不停地学习,掉到唯成绩论的漩涡里头去。
这种开始的偏差,对于每一个踏进校门的孩子而言,都是可怕的。延续一段时间,就会成为一种定势,会成为很多孩子抗拒学习的最早源头,最终影响孩子的未来。正是由于太在意学校和分数,甚至为了成绩,孩子的一些缺点也都认了。在作为孩子性格养成的最重要的小学阶段,不少孩子就扭曲或者说变形了,后续可能花再大的力气也扳不过来。其实,家长大可以从容些,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每个孩子的可能性尽可能多地发挥出来,然后根据其突出特点重点培养,对孩子也许更好。
因此,从入学开始,家长不妨就淡定些。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