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青岛第二卫生学校教师培训(一):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态,亲情教育点亮育人初心

2025-07-09 08:42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7月8日,青岛第二卫生学校百余名教师齐聚一堂。两位专家李靖与潘志平,分别以《GAI赋能教育教学》和《乐当老师的道和术》为题,开启了一场融合前沿科技与育人智慧的专业研修之旅,为新时代教师成长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南。

青报教育在线讯 7月8日,青岛第二卫生学校百余名教师齐聚一堂。两位专家李靖与潘志平,分别以《GAI赋能教育教学》和《乐当老师的道和术》为题,开启了一场融合前沿科技与育人智慧的专业研修之旅,为新时代教师成长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南。

GAI赋能,重塑教育生态

“人工智能时代,哪些职业会消失?”“AI技术迅猛发展,教师如何紧跟时代潮流?”讲座伊始的问题,引发了众多教师的思考。上午,青岛市李沧区海诺学校副校长、青岛市第一期教育首席信息化执行官、市南区教学能手李靖带来了专题讲座《GAI赋能教育教学》。

李靖,从教23年,多次获青岛市、市南区优质课、公开课。从教期间带领学生连续获得市级以上学生竞赛一等奖。22年带队参加WRO欧洲邀请赛获得亚军、殿军。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立项、主持省级教育学会、市级教育规划课题。

GAI即生成式人工智能。李靖指出,在当今时代,知识生产与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变革,智能机器从辅助者进化为与人类并驾齐驱的“新生产者”,机器不仅仅是知识的承载体和表现工具,更是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并成为其中的一方。未来的教育范式将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变为“师-机-生”三元结构,以人机协同的新智商超越人类自身智商的局限性。

李靖认为,在GAI技术的辅助下,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更多地关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学生的角色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积极的意义建构者与批判性思考者,他们通过与AI的互动,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AI作为智能协作者,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和数据分析能力,为教学活动提供即时反馈与动态支持,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起一个学习共同体。

随后,李靖为教师们培训了DeepSeek助力教师备课、优化课堂教学互动、支持作业批改与辅导、赋能教师研修等,并为教师们推荐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豆包、即梦和秘塔等大模型应用。

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教师王维康表示:“讲座里提到的AI时代学习样态,让我反思:现在的学习早已不是‘老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了。像我们药理学教学中,过去讲‘药物半衰期与给药间隔的关系’要反复画坐标轴解释,而AI模拟系统能让抽象的‘血药浓度变化曲线’变成动态模型,输入不同给药剂量和时间,曲线会实时变化。这种‘教师引导+技术支撑+自主探究’的模式,或许比单纯的讲解更能让知识扎根。”

亲情教育,点亮心灵之光

上午的讲座是理性与科技的碰撞,下午潘志平校长的分享则是情感与智慧的交融。潘志平,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任教43年,任校长30年。现任临平一中教育集团总顾问。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导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他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师德楷模等荣誉,他以其独特的“亲情教育”理念,赢得了师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讲座伊始,潘志平向教师们分享了他的“亲情教育”在学校中的实践:在杭州市公益中学任校长期间,潘志平每周四亲自下厨为学生做“阿潘羹”;杭州的冬天难得有积雪,他会号召师生去操场一起打雪仗;他还是“公益大舞台”上的反差萌代表,扮起“贵妃”“唐僧”“锦鲤”等角色,他信手拈来;逢年过节,千余名师生都会收到他亲自书写的祝福字帖……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阿潘”校长。

潘志平强调,教育的“道”在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真诚关怀。教师若只把教学当作职业,便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因此,他笃信亲情是最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场讲座,他以“亲情教育”为主线,首先讲述了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和价值追求。在培训过程中,他提到了中医情志养生相关知识,并带领教师们一起“拍八虚”、念“养生口诀”,他认为,只有爱自己、做好“小我”,才能进一步促进教师团队以及学校的发展,从而成就“大我”。“人生是一场场彼此成就,领悟教育真谛、学习接地气的教育方法,关键时间做对了选择题,耕好自家的田、管好大家的院。”

他以“怎样充盈‘情感账户’,让孩子感受到真爱”为引子,提出了“三感六行动”的亲情教育实践策略。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保持仪式感、课题感、同频感,比如,师生要共同分享美好时光、多多表达感恩以及约定之心规则等。在课堂管理中,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制定规则,使用“协商制度”,从而让学生参与决策,培养责任感。

最后,潘志平将“乐当老师”的秘诀告诉了教师们:作为“亲情教育者”,要实践的六大行动为“吃得爽”“玩得嗨”“聊得畅”“学得乐”“做得实”“评得妙”;并告诉现场所有教师三大“乐当管理者”的锦囊——找到自己的老师,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日记),要用“智商做事,情商做人”。

教师栾琛在讲座结束后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潘老师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正是因为他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听完讲座,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过于注重‘术’而忽略了‘道’?是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未来,我将努力像潘老师一样,做一名学生真正喜爱的好老师。”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