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一条朋友圈信息引发的“科学教育”思考

2022-04-29 17:01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学校,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一直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作为学校的重点教育工作,在十二年的校园学习中,学校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和科学情感,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其掌握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前不久,曾毕业于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一名留学生在美国大学读书时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物理实验课上,很多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差,不愿意在分组时和中国学生一组。我作为实验课堂上唯一的中国学生,在分组时就被剩下了,只能一个人一组。但当我第一个完成实验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时候,同学们露出了惊愕而钦佩的眼神。”

学校老师们在朋友圈看到这条信息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与欣慰。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学校,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一直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作为学校的重点教育工作,在十二年的校园学习中,学校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和科学情感,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其掌握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事实上,很多初高中去英美留学的小伙伴普遍会感觉科学课比中国的要难,刚开始甚至有很多部分听不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才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因为英美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从小积累的,而国内的科学教育一直是薄弱环节。

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是怎么做的呢?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项考验学生逻辑思辨能力,抽象思考能力学科,简单来说就是要会动脑,多动脑。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求知欲旺盛、大脑活跃,接受新知识的效果好,效率高。

为此,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从十二年一贯制科学素养的师资配备、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抓起,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帮助他们建立理性思考方式,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就给学生配备了学历达到研究生及以上水平的科学教师,并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不断提升科学老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学课走班背景下科学必修课读本研发”“过程性评价应用于高中课题研究”……老师们用科研的态度做课研,才能将最先进的学科理念运用于课堂,才能确保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落地。

同时,教材是教学的载体,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课校本资源研发也得跟上时代。学校成立了校本资源《科学读本》项目组,《读本》几经迭代,内容涉及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科学领域。《读本》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感知身边的科学现象;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小学部成立了“科学小课题”项目,立项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围绕 40 多项小课题,采用上网查阅资料、从图书中查阅资料、询问导师等方法进行前期准备,通过观察、记录,整理资料等方法,展开课题研究,最终以海报形式、手抄报形式、绘本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在课间,孩子会热情邀请老师们:“您来看看我们的空气转移吧!”“出逃的墨水,您想不想看?”“过来领支 3D 笔吧!”“我们的 VC 魔术师等着您!”……小课题将研究的指挥棒交给了学生,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了科学思维方法,尝试用科学的方式去逐步探索这个世界,印证自己的猜想,也拥有了一定的科学实践能力。……学生经过无数次主动思考,亲身体验的实践才能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学科知识架构,形成学科互联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在国际科学学科竞赛中,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学生成绩卓越:美国国家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国赛)全国金奖三人;美国高中生物理杯全球第51名,第十五赛区团体第1名;美国计算机科学联赛个人高分奖两人;剑桥美国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美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银奖第二名……而在去年更是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学生的高光时刻,高中学生在27个国际竞赛,获得103个奖项,包揽多项个人及团体全球、全国金、银、铜奖。

丰硕的科学学科育人果实,得益于培养科学素养的丰沃土壤,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活动为土壤注入源源不断地营养,滋养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学校通过科学去活化孩子们的思维。对于孩子来讲,科学是神奇的未知领域,好玩的科学深深地吸引着他们,让每个孩子都怀揣科学梦,仰望科学,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值得欣喜的是青岛市二十一世纪学校将于今年9月开学,据了解,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复制北京总校,通过三校联动师资招聘、三校联动开展教研、新入职老师到总校跟岗培训等,确保教学质量与总校一致,相信青岛学生们将享受到如总校一般的高质量的教育。

作者:笔墨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