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基础教育核心任务和战略选择

2022-03-11 16:56 人民教育

摘要: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基础教育取得了哪些显著成绩?当前面临怎样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今年要完成哪些重点任务,推进哪些重点工作?

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要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巩固发展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2月18日,怀进鹏部长在“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实施部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科学研判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有效实施基础教育发展提升重大项目计划,用事关未来的计划办好最代表未来的基础教育,让教育效能助力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并要求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发展提升的重点任务,推动基础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

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基础教育取得了哪些显著成绩?当前面临怎样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今年要完成哪些重点任务,推进哪些重点工作?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这句话总是在自己心里回响。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中央先后出台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双减”、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全面系统部署,搭建起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四梁八柱”。对基础教育来说,普及收官交账与高质量发展两大重要任务相互交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们首先做的,就是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基础教育。”吕玉刚形象地做了个比喻——一肩挑起中央部署的基础教育重大政治任务,一肩扛起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如今,中央确定的普及收官交账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逐步构建,基础教育正乘势而上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目标迈进。

“面对新形势,基础教育必须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和战略选择,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强化政治担当,

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记者: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基础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基础教育司因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表率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称号。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都知道,基础教育战线点多线长面广量大,面对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2.3亿学生、50多万所学校(幼儿园),你们是如何推动基础教育越办越好的?

吕玉刚:关键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就是要从政治高度来看待基础教育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基础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之计、长远之计,事关亿万儿童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国民素质,事关民族未来,事关家庭幸福,更事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基础教育主管部门,要始终坚持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高度来看待基础教育各项工作,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把“两个维护”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记者:请问你们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落实政治担当要求的?

吕玉刚: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好育人方向。

一是切实加强党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部署,2016年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推进实现中小学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2021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会同中组部制定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从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支持和保证校长行使职权、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等方面完善了制度体系,这是中小学领导体制的重大变革,是加强党对中小学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保障。

二是切实增强德育工作时代感实效性。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系统构建了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开展思政课大调研,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学生点击量超4.47亿人次;每年秋季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广受关注,2021年该节目直播跨媒体总触达人次1.92亿,收视带动相关话题阅读量超40亿。2021年欣逢建党百年,部署中小学开展了“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增强。

三是切实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推动解决劳动教育课时不落实、师资配备不到位、劳动实践场所缺乏等突出问题,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蓬勃开展。积极开展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教育,不断增强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记者:确实,育人方向正确是办学的关键。我们必须把党建、德育、劳动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请问强化政治担当还有哪些主要举措?

吕玉刚:其次是坚持基础教育公益性,站稳人民立场。

基础教育是公共服务,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在办学体制上要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推动事业发展上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彰显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越性。

在学前教育方面,近年来连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推动各地大力发展公办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力度,治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积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截至2021年底,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8.1%,普惠园覆盖率达87.8%,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落实“双减”等工作上,坚决遏制资本逐利倾向,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记者: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基础教育领域的薄弱项、硬骨头,涉及重大利益调整,解决好这些问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落实政治担当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

吕玉刚:第三方面就是坚持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发展素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党的十九大要求,发展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包括学校、家长、社会在内的各育人主体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非常重要。为此,我们着重在两方面发力。

一方面,抓住“牛鼻子”,扭转质量评价观念。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部署,以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促进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研制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这三个指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办好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引领性、针对性、发展性和操作性,系统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争取“同盟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家校社协同育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发布《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家长卷和学校卷)、《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家校协同育人氛围日益浓厚。

记者:把好育人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引导树立科学教育观念,这三方面是基础教育战线回应党和国家之需、时代和人民之问作出的响亮回答。

勇于攻坚克难,

五场战役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记者: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我们发现,基础教育领域“重大政策多、重大事件多、重要变化多”。脱贫攻坚、疫情大考、“公民同招”、“双减”落地……给基础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请问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基础教育都打了哪些大仗硬仗?

吕玉刚:梳理2018年以来的工作,基础教育战线打了五场大仗硬仗。

一场是攻坚战。按照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咬紧牙关、持续攻坚,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截至2021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0万人降至475人,其中20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完成了“义务教育有保障”这项重大政治任务。

一场是遭遇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如何既保障亿万师生的健康又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面对挑战,组织专业力量连续作战,开发建设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开通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面向1.8亿中小学生大规模开展线上学习指导与服务,有效支撑了“停课不停学”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

一场是保卫战。按照国务院部署,治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存在的规划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移交不到位、使用不到位等问题。破除重重困难,用两年时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回收2万多所幼儿园,增加416万个普惠性学位,为实现学前普及普惠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场是生态战。坚持“全部、齐步、稳步”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改革全面落地,建立起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一视同仁、互不享有特权的招生入学机制,有效遏制了民办学校掐尖考试、跨区域招生等违规行为,有效缓解了“择校热”,推动公民办学校潜心育人,营造了公民办学校公平发展良好生态。

记者:这四场大仗硬仗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11个领域进行的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名列第一,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请问,第五场大仗硬仗是什么?

吕玉刚:第五场是阵地战。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们把推动学校落实“双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把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根本之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指导学校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工作开局良好,取得明显成效。

作业时长得到有效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2021年春季学期的49.1%提高到92.2%。教育教学管理得到明显加强,绝大部分学校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绝大多数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

同时,大力推进“五项管理”工作。其中,基础教育司负责3项,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手机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等通知,此后又印发了关于加强考试、网游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充实了“五项管理”内容,对这些长期以来个别管、自发管、管不好的问题,现在形成了普遍管、统一管、科学管的良好局面,受到普遍欢迎,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五场战役可说是新征程上攻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腊子口”“娄山关”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双减”政策,已经引发基础教育格局性变化,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推动事业发展,

全面谋划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记者:进入新时代,与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相呼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更大、步调更坚定。请问在推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效?

吕玉刚: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校的共同努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在过去基础上主要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基本普及,特殊教育拓展融合不断深入。教育普及水平总体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二是条件保障不断加强。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经费都有了较快增长或坚强保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面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五年前下降28个百分点。

三是教育管理日益规范。“双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招生入学改革全面推进,办学机制不断完善,学校活力不断增强,基础教育生态明显改善。

四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新课程新教材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各地各校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基础教育历史性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教育公平实现了新跨越,正在乘势而上,向更好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迈进。

记者:老百姓对“上好学”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希望享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我们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吕玉刚:教育教学工作很微观也很专业,但却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质量。近年来,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大力加强专业指导。成立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28个分学科分领域专委会,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工作部署与指导。

二是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组织开展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和推广,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建立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树起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组织义务教育统编三科教材和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解决新课程实施“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完善教研体系,补短板强弱项。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水平整体良好。

三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促进新型教与学模式变革、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12月底,云平台浏览次数60.80亿,访问人次35.03亿。3月1日,将原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目标是建成导向正确、科学专业、覆盖广泛的高质量基础教育资源体系,使之成为助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和有力支撑。

四是大力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管得太多、动力不足、保障不够、管理不善等突出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良好制度环境,受到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欢迎。2021年建立了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探索以综合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记者:前不久,怀进鹏部长在“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实施部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研判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新形势?

吕玉刚:怀进鹏部长指出,要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用事关未来的计划办好最代表未来的基础教育,让教育效能助力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从时代使命看,面对“两个大局”,服务国家人口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需求,对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提出迫切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从群众期盼看,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期盼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迫切要求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解决好“上好学”问题,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从风险挑战看,现在中小学生成长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境内外意识形态渗透更加复杂尖锐,资本逐利对基础教育公益性带来挑战,网络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城镇化对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基础教育必须敏锐洞见,主动应变。

从教育自身看,我国基础教育已整体实现基本普及,特别是义务教育,2021年已实现了县域全面基本均衡,但同时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学前教育是突出短板,农村教育是薄弱环节,信息化应用还不够充分,必须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把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和战略选择。

记者:请问面向“十四五”,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县域高中、特殊教育这“三段一类”有哪些重大谋划?

吕玉刚:在义务教育方面,出台并实施好《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要导向,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实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行动。强化控辍保学,确保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辍学学生数量持续动态清零。

在学前教育方面,实施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普及普惠水平分别达到90%、85%以上的目标任务;着力补齐农村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短板;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健全幼儿园教师配备补充、工资待遇保障制度;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在普通高中方面,实施好《“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严格规范招生管理,加强县中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和薄弱县中托管工程,全面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深入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在特殊教育方面,实施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并向两端延伸;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及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强特教学校标准化、校园无障碍环境和特教资源中心建设。

落实重要部署,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请问在“强化引领,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上有哪些工作部署?

吕玉刚:一是稳妥实施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推动各地认真分析研判中小学党组织书记配备情况,坚持“一校一案”、成熟一个调整一个,确保稳妥实施。研究制定中小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议事规则示范文本等配套文件等。

二是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在中小学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有关意见,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水平。

三是深入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各地各校制订劳动教育清单,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开展,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

记者:“双减”政策发布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大家都非常关心2022年如何进一步落实“双减”。

吕玉刚: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在落实“双减”中责任重大。重点要提高“四个水平”。一是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压总量、控时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全覆盖、广参与”基本实现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加强教学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四是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大力推进优质均衡发展。

记者:2022年基础教育工作还将有哪些创新突破?

吕玉刚:我们将聚焦关键领域,重点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上突破。会同相关部门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二是在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上突破。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开发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加快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迭代升级,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服务农村提高质量。三是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上突破。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举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质量评价指南专题培训班;深入开展中考命题评估工作,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推动提高命题质量。

记者:2022年是“十四五”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三类一段”四个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的第一年,起步开局至关重要,需要更高的站位,更深的情怀,更大的智慧,才能做出成效。

吕玉刚:确实如此。教育无小事。基础教育面向人人,关系千家万户;面向未来,关系复兴伟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要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行动,继续弘扬忠诚、为民、团结、实干的司风,努力把新时代的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忠诚是我们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深刻把握“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把党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好。

为民是我们的政治情怀,我们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是为老百姓服务,为孩子提供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团结是我们的政治生态,用使命感、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荣誉感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汇聚起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坚强力量。

实干是我们的政治形象,用每一天扎扎实实的工作,用基础教育实实在在的业绩来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2022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怀“国之大者”,积极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落实“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重要部署,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以落实“十四五”重大部署为重要抓手,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强大动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热切期待2022年基础教育更精彩!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