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完善保障机制 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01-26 09:33 人民教育

摘要: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一起来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的解读。

办好特殊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公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四五”时期,如何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一起来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的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这是新时代举办特殊教育的根本遵循。办好特殊教育,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公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都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四五”时期,将围绕“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的要求,采取切实举措,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完善教育机会保障,拓展发展成果。“十三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实现较大发展,特殊教育在校生由44万人增至88万人,翻了一番,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但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殊教育普及基础仍比较薄弱,中西部及边远、农村地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还较低。“十四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将已取得的工作成果巩固下来,进一步健全残疾儿童少年招生入学联动工作机制,做好“一人一案”适宜安置,巩固并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在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从学段上,加快向学前和高中以上阶段两头延伸,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稳步发展高等特殊教育。从对象上,在认真办好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孤独症儿童等其他有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的关心关爱,推进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协调发展、有效衔接,让有意愿继续进行更高阶段学习的残疾儿童能接受适宜的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努力实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深化融合教育。“十三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质量实现了较大提升,国家正式发布实施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组织编审新课标教材,为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还专门印发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文件,对随班就读作出系统安排和明确要求。但是,仍存在融合教育发展水平不高、融合教育专业支撑不足等现实问题。特殊教育发展要有大的提升,必须有大的突破。“十四五”期间,在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突破的重点是全面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丰富融合教育内涵,营造融合教育良好生态环境,带动促进特殊教育质量整体提高。一是推进普特融合,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结对帮扶共建、集团化融合办学,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持续推进改革实验区综合改革工作,积极开展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创建和优秀教育教学案例遴选,完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为引领促进普特融合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职特融合,完善面向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同步促进残疾人的康复与职业技能提升,深化校企合作,增加残疾学生的专业与职业体验,培养残疾学生的实践与就业能力。三是推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机制,提高残疾学生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推动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四是强化融合教育专业支持,“十四五”期间,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若干国家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各地要做好系统规划,积极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建设省、市、县、校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提升支撑能力。“十三五”时期,中央将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到6000元,特教专项补助经费每年保持在4.1亿元,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实现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12年免费教育,30万人口以上县基本实现“县县有特校”,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十四五”期间,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项目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到2025年将标准提高至7000元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地方财政应优先保障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是落实好学生资助政策,针对残疾学生特殊需要,继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优先获得资助。三是增加特殊教育学位供给,鼓励20万人口以上县(市、区、旗)办好一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人口不足20万的县(市、区、旗)在普通中小学积极附设特殊教育班,满足残疾儿童入学需求。四是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各种职业教育机构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残疾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切实做好残疾学生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

完善教师队伍保障,提高专业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较大突破,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增加“特殊教育”序列,特教教师有了专门的从业资格证书,招收特教专业学生的高校增至80所,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稳步增长,华中师范大学设立了融合教育本科专业,推进融合教育人才培养,特教专任教师由5.02万人增至6.62万人,增长近32%。“十四五”期间,做到让残疾学生“上好学”,首先就要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目前,在以随班就读为主要安置形式的大趋势下,每一名普通学校教师都可能面对残疾学生。师范类专业要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内容,提高必修课程比例,从师范院校开始,逐步全面推开,使每一位教师都具备最基础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组织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的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将融合教育纳入普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必修内容,一方面增强教师的爱心,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同时,特教教师的培养培训要注意成体系、成制度,构建起特教教师培养、进修、职称评定、待遇保障等成套的制度与体系,充分彰显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教师群体的关爱和激励。

加强党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当前特殊教育发展与其他领域相比还是短板,是弱项,迫切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立场,切实转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坚持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统筹安排资金,有效配置资源,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促进残疾儿童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