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推动新时代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取得新成效
摘要: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三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一起来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的这篇文章——
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三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一起来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的这篇文章——
经国务院同意,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综合防控多措并举,近视防控合力增强,监测干预能力提升,示范作用取得实效,科普宣教范围扩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大,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近视防控展现出总体见效、持续向好的局面。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的53.6%下降了3.4个百分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但较2018年仍下降0.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实施方案》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
一、近三年的主要做法
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是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的综合结果,与对儿童青少年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近视影响因素的社会治理方式、家校互动模式密切相关。近视防控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综合施策。《实施方案》推动八个部门共同发力。
(一)出政策、建机制,持续部署推进
1、加强顶层设计层层压实责任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由2018年的8个增加到2020年的15个。2021年4月,教育部等15个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简称《光明行动》)。《实施方案》和《光明行动》共同界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在近视防控中的职责。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成效进行评估,这是顶层设计最核心的内容。
2、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
三年多来,相关部门三次召开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会议,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全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顶层设计所制定的各项政策,真正做到层层抓落实。
3、深入推进“五项管理”
今年,教育部陆续印发加强手机、作业、读物、睡眠、体质等“五项管理”的文件,是落实落细近视防控的重要文件,对学生作业减负、作息时间、体育锻炼都给出了明确要求,并在执行层面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压实责任,同时开展督导检查,形成了全面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政策体系。
(二)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体育、美育工作
1、坚定推进“双减”工作
今年,教育部等部门连续出台一系列对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具有重要作用的文件。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治本工程”。
2、加强体育、美育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内容,提升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成效。
3、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学生全面素质进行评价改革。既对体育、美育如何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考核中有明确的指导,又对政府、学校、家庭提出了要求。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既是对“减”(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有效推动,也是对“增”(增加体育、美育的投入)的强力促进,对遏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具有重要作用。
(三)强化示范引领和经验推广,建好建强宣讲队伍
1、试点推进建立标杆
过去三年,教育部认定了两批共142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46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示范区,多次举办专题研讨和交流活动。今年5月,教育部印发《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对幼儿园、中小学做好近视防控,特别针对儿童青少年要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
2、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方面,各地都有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包括增加体育课时、改善教室灯光照明条件和校园环境的总体整治、加强家校沟通以及手机、作业、读物、睡眠和体质健康管理等。教育部已陆续宣传和推介各地近视防控的典型经验。
3、加强宣传宣讲
2019年,教育部成立由85名专家组成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两年多来,宣讲团共进行了3600多场次的宣传推广和教育活动,受到各地各校的热烈欢迎。
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认识不到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培养的片面认识。一个重要指标是过重的课业负担能否真正减下来,这涉及评价改革什么时候能够跟上来。这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最基础性的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
二是体育、美育亟待加强。加强体育、美育是对学生视力的正向积极保护。“一增一减”如何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真正采取措施,把该减的减下来,该增的增上去,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发展。
三是专业基础薄弱。当前,眼视光医学、眼视光学和健康管理方面专业设置较少,教育部正在采取措施增设相关专业。眼视光行业、产业规范运行和管理也需要加强。
四是学生“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够。今年,教育部连续印发“五项管理”文件,特别是关于手机和睡眠的管理,更多涉及学生自律以及家校协同。这项工作如何能够真正见到实效,需要家校密切配合。
三、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举措
(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双减”要求
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给学生更多阳光下运动的时间,保障学生充足睡眠,这是真正做好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友好的视觉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至关重要。要改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光照条件,改善儿童青少年居家环境、阅读相关用眼环境。
(二)切实加强体育、美育
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享受运动的乐趣,感受艺术的魅力。体育、美育真正强起来,既是对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抵消,更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在阳光下运动,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体育、美育不仅是对学生视力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顽强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推动“五大责任主体”共同努力
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特别是涉及对学生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对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办教育效果的评价要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对省级人民政府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要坚定推进“五项管理”,全方位呵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力度,明确眼视光行业特别是涉及儿童青少年验光、配镜的相关行业标准。下大力气加强眼视光专业队伍建设和学校卫生保健队伍建设,真正做好学生身心健康管理,为学生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四)科学指导
针对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地区近视防控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指导各地发挥政府主导和学校主阵地作用,推动社会参与。科学精准指导各地和学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少使用电子产品,降低新发近视率,减缓近视进展,降低高度近视率。强化学生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落实视力监测,改善视觉健康环境。
(五)务求实效
完成2020年度近视防控评议考核任务,重点监测各地和学校在视力健康知识知晓、学生用眼行为改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卫生专业人员配备、视觉健康环境改善、视力监测数据建档、近视防控目标完成等方面的综合防控实际效果。
(作者王登峰,系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