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如果职业教育成为“兜底教育”,家长如何不为分流焦虑?

2021-09-17 16:59 光明社教育家

摘要:职业教育被作为“兜底教育”,是分层教育的必然。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显然不会是“兜底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平等的,可以互相融合的,但当把职业教育作为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次的教育时,职业教育变成了各教育阶段的“兜底教育”,高中教育阶段,中职是“兜底教育”;高等教育阶段,高职是“兜底教育”。“兜底教育”的定位,也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是让这些学生有学上,有地方去,并要管理好他们。

“以后看清我们六个人的脸,我们来了,就是查寝……这是咱生活女工部长张美玉……”当黑龙江职业学院一段查寝视频在网上蹿红后,和张美玉同属于该校工商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刘洋(化名)对此并不陌生。“这样严苛的查寝年年都有,我入学那年也是这样,套路一模一样。”刘洋说,“我们学校还好,有的专科学校真的存在一些恶霸、小混混,这样查寝就是为了镇住这些人,这是有原因的。”

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对发生在黑龙江职业学院的女工部长查寝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报道称,该校的多位老师坦言,对于学生,如果不严格管理,走出校门可能会比入学时更差。一位资深教师感叹,某种程度上,职业院校有时像一个大托儿所,对学生只能采取像高中一样的管理模式。

简单来说,女工部长查寝,不过是学校“严管”学生的一个环节而已,网传的视频,不是学生自己拍摄流出的,而是学校正式播出的,是对其进行肯定和赞许的,而之所以实行这样的“严管”,也非舆论质疑的“学生官威”,是不管不行——学生会变得很差,学坏。

我不认为这是职业学院老师的“托词”,恰恰相反,他们说出了职业院校面临的现实困境。职业教育被作为“兜底教育”,因此,重要的职责不是“提升”,而是“管住”,让学生不出事地走向社会。无论从生源、师资还是课程建设看,不少职业院校都按“兜底教育”进行设计。

职业教育被作为“兜底教育”,是分层教育的必然。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显然不会是“兜底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平等的,可以互相融合的,但当把职业教育作为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次的教育时,职业教育变成了各教育阶段的“兜底教育”,高中教育阶段,中职是“兜底教育”;高等教育阶段,高职是“兜底教育”。“兜底教育”的定位,也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是让这些学生有学上,有地方去,并要管理好他们。

这就是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职业院校的原因,担心孩子失去上升的空间。就是在拓宽中职、高职的升学途径后,家长也依旧不接受职业教育。同样,很多职业院校也不安于职业教育的定位,因为这一定位,就意味着是“低端教育”。“兜底教育”极大程度挫伤老师、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进而就出现学生自暴自弃、不愿意学的连锁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部分学校按照升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重视升学率,将成绩差的学生边缘化,而这些学生成为职业院校的主要生源。据报道,一位职业院校老师最头疼的是上课面对一批没好好学习的学生。她发现有的新生连26个字母、48个音标都从来没有掌握全过。这些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是怎样的质量?我国社会舆论长期关注的是基础教育名校与考进名校的学生,却忽视那些进入一般普高、中职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

本来,从技能人才培养出发,职业院校应该让学生摆脱对职业教育、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让学生在职业院校学到过硬的技能,重新定位自我,然而。“兜底教育”的定位,导致各级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低于普通教育,报道显示,2014年,中国高等本科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事业费支出18576元,是高职高专学校的约1.89 倍;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公用部分教育经费支出为 8932元,是高职高专学校的约2.05倍。这种投入水平,严重影响职业院校的双师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本来应该给学生高水平技能教育,变为给学生讲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学生怎么能对这些课程感兴趣?又怎么能立志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

近年来,部分职业院校违规组织学生实习问题,接连发生。深究原因,除了学校办学者违规运作外,个别职业院校缺经费,不愿意在实习上投入经费,反而想从学生身上赚一笔,是根本原因。高标准发展职业教育,应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有高质量的技能课程体系,有一流的实习实训平台。这要求有高投入水平。

我国社会当前存在的教育焦虑、教育内卷,均与没有办好职业教育有关。如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等,技能人才与学术人才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福利保障,家长还会有孩子“被分层”的焦虑吗?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吸引力,必须首先改变职业教育是“兜底教育”的认识与定位。

作者 |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