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青少年创新能力如何培养?教育焦虑如何缓解?科学家支招

2021-05-31 09:01 澎湃新闻

摘要: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学会面对未知的方法,或许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家长的焦虑。

“几十年前,社会环境整体变化很小,工种有限,前人的很多经验可借鉴,个人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社会快速变化,家长很迷茫,不太容易找得到自己以及自己孩子的位置,不知道该做哪些事情,也不知道做哪些事能为未来做准备,这会导致焦虑。”郑永春说。

5月29日,在第三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活动中,被问及如何看待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吐槽辅导女儿作业难等教育话题受关注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行星科学专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表达了上述观点。

郑永春认为,从为未来做准备的角度来说,科技教育和科学教育很重要。因为它是面向未来、面向未知的,在未来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学会面对未知的方法,或许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家长的焦虑。

当天,郑永春还就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科技与科学教育等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郑永春为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介绍“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过程。主办方供图

“创新可能是某类人的一种人格特质,要保护孩子这种特质”

青少年在接受基础教育时期,如何培养创新性?

郑永春认为,创新可能是某类人的一种人格特质,因此更重要的是去保持这一特质。一方面要让孩子在童年时期有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让孩子有一些闲暇的、但其实是在更好地学习的时间。“这种不是坐在某个地方拿本书看,而是在真正的大自然中,在山川、草木间的真实环境下获得项目式学习,这是更符合人的本能的学习方式。孩子在真实环境下进行项目式学习时,我们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引导就挺好。”郑永春说。

如果创新是某类人的人格特质,那该如何看待我们当前提倡培养青少年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

对此,郑永春表示,说创新是一种人格特质并不代表它不要培养、训练。比如有些人天生喜欢画画,若能获得一些专业的引导,就可以发展得更好,甚至成为画家;若不加以引导、训练,难以获得长足发展。创新也是这样,拥有这类特质的人一旦获得引导、加以训练,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才。

但另一方面,他指出,对绘画不感兴趣的人,通过引导和绘画练习,也能陶冶情操、学会另一种表达方式。创新与之类似,通过训练、引导,可以学会一套创新性的方法——比如逻辑推理、演绎、观察、记录、实验、验证。遇事时,用这套方法也可以做出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但这套方法要靠训练才能掌握。

因此,郑永春认为,说创新是某类人的特质,与国家、社会提倡培养青少年的思辨思维、创新能力,两者不矛盾。

谈“鸡娃”: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导致家长迷茫、焦虑

当下一些家长“鸡娃”,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这种焦虑之下的举动,对培养创新性人才会产生正面还是负面的作用?

被问及这一问题时,郑永春笑道,“前几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不赞同一些家长逼迫未成年人额外参加有关培训机构学习的行为,也不赞同给这些家长和学生戴一顶‘鸡娃’的帽子。”

郑永春认为,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孩子的时间完全被填满了,他们失去了自由阅读、参与互动以及跟其他孩子合作的机会。这可能并不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

谈及培养创新性,他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非常重要,它一方面会让人拥有健康发展的人生,另一方面也是保护孩子创新性的重要举措。保护好孩子的创造性才能激发孩子的创新性。

“不管人生面临多大的问题,回忆起快乐的童年时都会给人很大宽慰;如果童年不快乐,后面的问题可能会非常严重,且是无法预料的。”郑永春说。

他认为,“鸡娃”不仅仅是家长的错,家长是受社会评价标准影响、被社会裹胁着的。他从家长的角度指出,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但这些太过功利导向的标准不是家长希望看到的。家长都发自内心为孩子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有快乐的童年、幸福的人生。因此,郑永春不赞同把这些问题都甩锅给家长。

近日,网上有关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吐槽辅导儿女作业难,并表示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的有关视频受到关注。

被问及对此的看法,以及家长是否应该以平常心将自己的孩子当作普通人来看待时,郑永春表示,当前环境下,呼吁家长以平常心将自己的孩子当作普通人来看待,恐怕很难奏效。

同时,他表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获得好的发展,但大多数家长并没有真正“望子成龙”,更多人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各种准备和努力,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普通人。

他认为,焦虑是因为当前整个社会环境在快速变化,很多前人的经验已难以借鉴,家长不太容易找得到自己和自己孩子的位置,很迷茫,希望孩子能学更多的东西,以便为未来做准备。

从为未来做准备的角度出发,郑永春认为,加强科技教育和科学教育很重要。因为它是面向未来、面向未知的,让孩子学会面对未知的方法,或许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家长的焦虑。

应该让科学课成为中小学生发自内心喜欢上的课

郑永春主要从事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是中国科协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近年来在青少年科普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谈及科技与科学教育时,他指出,科学普及需要多种媒介、手段,很多方面现在很受重视,但有些方面还有明显短板。

“现在的主要媒介是互联网,但有两个人群被忽略了,即老年人和青少年。因为他们中很多恰恰是断网的,没有被触及到。”郑永春说,他自己非常愿意走到线下,走到学校里、课堂中,并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工作者、科学家能够进入学校。因为这种方式的科普教育是现在各种技术手段没法替代的。

在郑永春看来,近些年科普活动已经多起来,但中国仍然有大量学校的师生没有见过博士、科学家,校园里仍缺乏科技氛围、科技元素。

他说,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是让孩子从小爱科学、接受科学启蒙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他在进校园做科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小学有科学课,但科学教育人才队伍非常弱小,很多科学教师没受过理工科教育,很多学校没有开展正常的科学课,还有很多科学课基本不做实验,因此校园科学教育方面还有巨大的可提升空间。

此外,郑永春提到,很多学校的科学教材是循环使用的,上课发下来、下课收回去,平时孩子、家长看不到、看不成。“当初提出教材循环使用的初衷是好的;但科学教材要让孩子们拿在手上,放在家里,这样孩子才能学科学。我们选择科学教材循环所减少的碳排放有限,因此造成的损失却很大、很多。”郑永春呼吁,让科学教材不再循环。

郑永春认为,探索未知、好奇、动手,这是科学课的特点,科学课符合孩子的本性。但这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受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他希望科学课能跟体育课一样,成为学校里少有的、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喜欢上的课之一。

此外,郑永春认为,在义务教育没必要把理科分成多学科,因为现实世界所有问题都是综合问题。

“现实我们的理科课程分科后缺少综合,因此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却在现实世界用不上。”郑永春说。他认为,浙江省推行的综合理科课,虽然学科还是分开学的,但交叉与融合增多,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是非常好的改革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