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家书学生组(4811)|致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一封感谢信
摘要:郑木子 青岛军民融合学院
亲爱的医护人员:
你们好!
见字如面,因疫情的原因,在家防疫已一月有余。疫情传播迅速,我虽身在家中却也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看着一篇又一篇的新闻报道,我的心情也随着疫情扩散的轻重缓急而起伏。如今看着有来自一线的你们写的家书编制而成的《战“疫”家书》一书,我又忍不住泪流满面。
一位医护人员在家书中对自己年幼的儿子说:“妈妈不是英雄,面对病魔时,妈妈也害怕,妈妈也怕死,可是妈妈曾许下过‘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不畏危难’的誓言。妈妈总说希望你成为有担当、负责任、勇敢的男子汉,在那之前,妈妈要先成为有担当、负责任、勇敢的人呀!”
基辛格在《中国论》中曾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纵使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你们也是别人家的宝贝女儿、宝贝儿子,是孩子们最爱的爸爸、妈妈,是亿万中国人中同样普通的一份子。但在疫情来临的关键时刻,你们还是选择暂缓了自己的“小家”,穿好了防护服,戴上口罩,毫不犹豫的奔赴前线,化身为一个个英勇的战士,为了“大家”挺身而出。
前方有钟南山院士奔赴疫情最严重的一线,随后有来自各地医院的“许多个你们”支援不同的前线,尽自己的全力,抓紧时间救治更多的感染病人,而后方很多勇敢的战士们牺牲自己的休息、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只为了让我们这些有幸未被感染的人们能够安然入睡。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为生命开路者,不可使他困顿于荆棘!
来自前线的一位民警在家书中提到:“我也会害怕,也会恐慌,可是生命安危面前恐慌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但比恐慌更可怕的往往是轻慢和侥幸。”
我们之所以赞叹勇气,是因为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我们该做的事情。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直接为国家解忧,为医学克难。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己,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利用寒假时间好好的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完成好学业。同时我们要自觉自律的在家进行隔离防疫工作,及时提醒身边的家人朋友做好防护工作,不在无形之中给你们添麻烦。
鲁迅先生曾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火炬。”这世上可能真的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聚成星河。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尽自己的所能,需知无论何时,中国决不乏温情。
亲爱的医护人员,你们是最平凡的天使,你们也是最温暖的天使,此刻风雨,感谢有你们的坚持!感谢坚守在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们,也感谢在身后默默支持的每位“后援”!当你们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成就了人世间最美的一次变身。
“宝贝,你听,呼救的铃声又响起,你看,警灯又在闪烁,不会飞翔、没有超能力的超人们又要逆行而上了。”
黑暗即将过去,寒冬也逐渐融开风雪。总有一天,这里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绝望与黑暗,疾病与灾难都会成为岁月的尘埃。春风会吹开这里的樱花,一树又一树尽连成蔽日的云朵,而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亲爱的白衣天使,待到春暖花开,让我们一起笑对阳 光。向光而行,我们在春天里再见!
此致
敬礼!
郑木子 青岛军民融合学院
2020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