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疫”家书 学生组

战“疫”家书学生组(4008)|春天,不会太远

2020-03-27 10:48

摘要:齐齐 青岛第二中学

致每一位心有华夏的行动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重大疫情,是你们,选择站了出来,或奔赴前线,或后方支援。是你们,铸造了中国精神。

“务谋病人之福利”——这是舍己为人的精神。还记得抗击非典的战线上,一位又一位白衣天使,丝毫未顾及病情的危险,谨以至诚,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以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终克非典。看今朝,又是你们,一袭白衣,毅然奔赴抗疫第一线,你们割舍了与家人团圆的难得时光,离开较为安全的后方,星夜驰援武汉。“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抗击非典的英雄小汤山医疗队立下的战书,微信群的接龙报名、相互“争先”是你们舍己的大爱。趋利避害的本能让我们离开那些危险的地方,但你们选择做“逆行者”,选择了最艰险的路,做救死扶伤的大义之事。逆天改命,竭力而行,你们当真是最美逆行者!当然,你们的家人一定在挂念着你们。一封女儿写给支援前线的医生妈妈的信,触动了我的心。“向阳而生,逆风飞翔,乘风破浪,然后归来如往”,这大概是对你们最深刻的挂怀,但更是最崇高的敬佩,敬佩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将民族装在心里的理解。愿你们归来如往的同时,也感谢背后家人的支持。

大国工程,与时间赛跑——这是倾尽全力的精神。“上帝花了7天时间创造天地万物,我觉得上帝应该是中国人。”一段外国友人的评论,道出了中国基础建设的速度。为了集中收治病人,武汉计划建设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大年二十九接到通知的你们,大年三十就抵达工地现场,没日没夜地投入建设工作。短短十余天,两座现代医院拔地而起。从直播中见证着工程进展,也深深体会到你们的辛苦——睡在面包车厢里、泥地上,24小时轮班作业。以往不可想象的工程,依靠中国基建速度实现了,因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的支撑,更有你们每位工人的辛勤付出,你们的雷厉风行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凝聚与决心。跑在时间前的中国人,终将战胜疫情。

平凡人尽平凡力——这是众志成城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疫情,平凡如我们的人所做的事,称不上经天纬地,但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海,每一件小事都将推动战胜疫情的进程。感谢您,秦师傅,您并未借武汉封城之机抬高菜价谋取利益,而是骑了40里农用车,无偿为医疗队送去24箱新鲜蔬菜,还一再解释“我只有这么多菜了”。感谢您,口罩厂工作的您辞职后,得到了两万元口罩抵薪水,但疫情爆发后,您毫不犹豫地捐赠了这一万八千个口罩,说“我不能发‘国难财’”。感谢您,捐出所有工资的火神山医院的工人,从国外“人肉”背回口罩和防护服的游客……有太多平凡的您,在国家有难之时,做不平凡的事。您的心中,总装着他人,装着民族与国家。

写到这里,我停顿了很久。

其实我家里,也有值得感谢的可爱的人。我爸妈都是中学教师,开学后,线上备课、教学、督促作业、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已是他们的生活常态。线上教学,无论网课的录制,还是作业的设置,看似简单,实则繁琐。而他们却用耐心,即使隔着屏幕,依然传递着智慧,散发出热情。其实,每位老师都是如此,从我们老师为我们精心设计的课程中,不难体会到那份无论何时都不曾改变的认真严谨、细致负责,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即使不能相见,那种关怀依旧熟悉。

我从未如此担忧,为患者的健康担忧,为前线的医务人员的安危担忧;我也从未如此幸福,从关注疫情开始,总能看到团结一心的中国人并肩前行,我幸福于生在如此一个大国,一个如此有凝聚力的大国。

春节联欢晚会中情景播报《爱是桥梁》中有一句“春天还会远吗”,是啊,寒冷的冬天已然要退去,疫情也终将为中华民族所战胜!感谢有您,每一位哪怕只做过一点小事的人!

请相信,待春回大地之时,必又是美丽中国。

此致

敬礼!

一个受你们关怀保护的人 齐齐

2020.3.18

齐齐 青岛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