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家书学生组(925)|给所有青年人的一封信
摘要:青岛中学 刘晓源
亲爱的青年人:
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中,我们有惊慌,有感动,更要有反思。“危机时刻正是教育的宝贵时机。”磨难之中,我们看到了各色身影。既有逆流而上的白衣战士,风雨兼程的基层干部,也有外出逃难的偶像明星,哗众取宠的造谣者。敢做敢言的中国脊梁还是蝇营狗苟的苟活者,坦荡荡的君子还是长戚戚的小人。面对疫情之困,我们更需要思考,作为一名高中生,身为一名青年人,我们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我们该成为具有“静气”的青年人。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菜根谭》中的古训。它告诉我们越是紧要关头,越要理性思考、沉心定气;越是危难时刻,越要众志成城、凝心聚力。这份静气,是面对困难稳得住。稳住了自己,然后去学会和困难相处。这也是静气的另一种内涵:学会与灾难共生。
时刻怀揣忧患意识,给顺境写一封应急预案。面朝现实,若灾难已成现实,就要去做最坏的打算,和它共生。疫情当中我们看到许多这样的榜样,那个在昏暗楼道里借灯读书的女孩,在屋顶蹲在马扎上蹭网的考生,在方舱医院里备考的武汉高三学生......他们用努力碰撞黑暗,把不幸撞出了裂缝,撞进了阳光,顷刻间黑暗无所逃遁。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提到“不管是群体还是个人,在面对至暗时刻,最应该做的事,是向自己发出这样三个质问: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这个是真的,我有没有做好准备?我要怎么做,才能把损失降至最低?”其实不幸和幸运本在同一个路口,灾难和机遇也在同一个时段。一切都是可以选择的,那些满腹牢骚的人在抱头鼠窜中逃向了左,那些奋力迎战的人在付诸行动中拐向了右。其实,我们对待灾难的态度恰恰也是灾难的一部分,只有那些怀有静气,不怕做最坏打算,不怯于行动的人往往寻得到光明的选项,黑色过后去相拥最美的彩虹。至于如何选择,是你需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
不论你是否身处疫区,作为一名青年人,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同一件事。《直方周易》中写道“君子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告诉我们要懂得积蓄的力量,无用之用,或为大用。静心积累,安稳沉淀,而后在需要的时刻使它们真正有所用,这才是了不起的人。对于这件事情,中国传媒大学给出了八字箴言:磨砺意志,涵养情怀。“面对疫情之困,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变磨难为磨砺,通过磨砺,淬炼心志。”从困境中汲取养分,待春光复苏,大展身手。
任何时机之逢离不开等待,任何功业之成离不开静气。培养静气,从现在开始,不迟。
刘晓源
2020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