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留学

《小欢喜》揭家长教育焦虑?英国华人家长更拼

2019-08-28 16:41 华闻派

摘要:网友称电视剧台词真实还原了生活,一些面临高考压力的家长们和考生们也纷纷表示:这不是电视剧,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日,中国国内热播的剧集《小欢喜》迎来了完结篇,这部暑期爆款国产剧通过三个高考家庭的故事,探讨了当下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诸多问题。

网友称电视剧台词真实还原了生活,一些面临高考压力的家长们和考生们也纷纷表示:这不是电视剧,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点击进入下一页

(《小欢喜》电视剧截图)

在剧中,我们既看到了为高考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的家庭,又看到了把工作放在一边、全身心陪伴孩子的家长,也看到了坐拥五套学区房的“虎妈”。这些家长为了孩子,真是拼尽了全力。

其实,在英国,孩子要考上好的文法学校或者是著名私校,进而进入一流大学学习,面对的竞争压力丝毫不逊色于国内。因此,一些华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也丝毫不敢松懈。记者采访了两位华人家长,听了听他们孩子在成长教育路上的故事。

从哈罗全奖到哈佛经济系:好孩子是哄出来的

Moon,旅居英国20年。为了儿子教育,她28岁来英国留学。Moon在工作间隙坚持帮儿子补习功课,儿子先后考上哈罗公学和哈佛大学。Moon也辞去工作,创立 Moon Tuition培训中心,专门帮助孩子补习功课。

Moon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她“付出了很多,失去了很多,当然也得到了很多”。

Moon是南京人,她高考第一志愿就是家旁边的南京大学,她压根儿没想过去考外地大学。大学毕业后,在南京找个工作,成个家,生个孩子,就是她当时唯一的人生目标。

Moon为了让儿子将来能有个轻松的教育环境,顺利地找到一份好工作,全家决定通过海外留学这样“曲线救国”的方式,希望能让贝贝早日到海外接受教育。家里把留学的任务交给家里学历最高、英语最好的Moon。

Moon说她永远忘不了20年前的那个夏天,带着对儿子无限不舍和全家的期望,她一个人踏上了来英国求学的路。

来英国改学了通讯工程的Moon,硕士毕业后,很快在英国的摩托罗拉公司找了份工作。工作稳定大半年后,Moon顺利地把儿子接到身边了,贝贝就在她租的房子旁的一所普通公立学校上了小学。

当时她整天忙于工作,对英国的教育体系完全不懂,况且他们当时居住的Swindon又是一个以白人为主、没有文法学校的小城市,生活相当安逸。不过Moon很快发现,一直在南京上全托的儿子,五岁半来英国时,连3+2=5也不知道,英语更不用说了,完全是零基础,这着实让她大吃一惊。

“当时我只是以为他没有遗传到我优秀的数学基因,也没放心上,只好接受了这个现实。”Moon从教孩子认识数字开始,又教他加减法,慢慢提高他的数学水平。就这样,Moon享受着团聚后的亲子时光,她每天六点下班回来,一边做晚饭,一边用中西结合的教学方式,给儿子进行启蒙教育。

英国小学阶段基本上没有课本,也基本没有作业。为了给儿子补习,Moon一口气买了很多教材,不管学校教什么内容,“我教我的”。

“印象最深的是,我那时一天出十道两位数的加减法,如果贝贝能做到100%的正确率,我就允许他看他心爱的游戏书。”Moon说,贝贝的数学基础和细心就是这样慢慢打牢的。

随着儿子成绩逐渐在班里出类拔萃,Moon开始意识到,在英国,如果小学生不选择考文法学校或顶尖私立中学这条路,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度过小学。“但这样的结果就是,到了初中,这些孩子还在用手指头算乘法口诀,高中的A-levels就更无法选修数学等重要科目。”

如果通过11+考取英国顶尖文法学校或私立学校,那么他们进入英国甚至世界顶尖学府的几率就大得多。“英国的华人家长肯定都不愿孩子进比较差的大学,要想进好的中学,家长不是自己在家教,就是上课后补习班。”当时Moon就选择了前者。

“想要在11+的考试中考取顶尖的文法学校或私立学校,所经历的竞争十分激烈。”Moon深有体会地说。“一般这些英国的顶尖学校,往往是几千个考生争取仅有的一百多个位置。”

在Moon的眼里,儿子最强的竞争对手不是那些同样受到爸妈‘推’的华人小朋友,而是自己就酷爱学习的印度小朋友。所以Moon告诫华人家长们,在帮助孩子们备考11+的两年里:心理上也必须做好准备,适当的时候要做自我调整,自我批评,自我让步。

为了儿子有资格参加英国顶尖文法学校——雷丁中学(Reading School)的入学考试,Moon也经历了“孟母三迁”。她辞去在Swindon舒适的工作,搬到有“英国硅谷”之称的雷丁,还换了份工作,进入位于离Reading较近的Slough的移动网络通讯公司O2工作。

但搬家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直到现在她还清楚地记得,都快考试了,有好几次Moon半夜起来,发现贝贝偷偷躲在客厅带着耳机打游戏。“我当时都要崩溃了,但是强忍住没有高声喊他,更没有骂他,只是默默地把游戏机收起来,让贝贝回屋睡觉。”

贝贝很快睡着了,可是Moon却彻夜难眠,甚至暗自流泪,她躺在床上想:“为什么上天给了我这样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为什么总让我这么辛苦?”

Moon自从在O2工作后,工作压力也增加了。“我是最早负责苹果公司第一代2G iPhone进入英国网络的通讯工程师之一。每天晩上,我都要和在美国的苹果公司进行电话会议,由于时差的关系,会议结束时已经是晚上九、十点。第二天早上八点,我又要参加O2自己的电话会议,这个会议连O2的CEO都参加。”所以当时Moon的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Moon还要和贝贝斗智斗勇备战11+考试,真是有苦难言。没办法,她说她只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为了改正贝贝偷偷玩游戏这个毛病,她想出来一个毛病转移法。Moon虚构了一个邻居孩子的故事,她给贝贝讲这个孩子的坏毛病。“我说这个孩子总是偷偷地玩游戏,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而贝贝就很乖,都是写完作业才玩游戏,所以贝贝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Moon把这招总结为“哄娃功”。

效果超出她的想象,贝贝听话了很多。在之后的11+ 电脑NVR考试中,贝贝做题的速度相当快,很多是满分,“这也许跟他总打游戏,熟悉电脑操作有关。”Moon笑道。

为了继续准备11+考试,Moon把儿子坚持多年的中文和游泳课停了,钢琴和小提琴也从每天各练习半小时,到钢琴或小提琴每天半小时,隔天轮换。“这样贝贝就不用那么忙了,多出来的时间也可以打打他心爱的游戏。”在Moon的超前教育下,贝贝十岁的时候,已经学到了GCSE的内容。

Moon一直坚持哄到贝贝考取了所有报考的英国顶尖文法学校的11+考试,并获得著名的哈罗公学11+Peter Beckwith奖学金,这时,她才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

后来Moon才知道,像哈罗公学这些顶尖私校,录取的华人学生都是有一定比例限制的,华人学生能拿到奖学金更是少之又少。

贝贝拿了哈罗公学11+的奖学金之后,在入读哈罗公学前两年,学习上有所松懈。看到孩子懈怠,Moon的心又提起来了,她希望贝贝能再接再厉多拿几个奖学金,“这样未来申请大学时才能有把握。”

贝贝七年级和八年级时,正是叛逆的时候,把家搬到了哈罗的Moon,没让孩子住校,而是在家住,她说这样才能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之后贝贝又获得了哈罗公学13+学术奖学金、13+音乐奖学金和13+Deno Leventis 古典文学奖学金。

因为哈罗公学的学习气氛完全和他所去的几个公立小学不一样,同学们也都很优秀。自从贝贝13岁进入哈罗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学习基本不怎么用Moon再操心。但有时贝贝在学校里遇到不懂的数学题,还是会把题目拍下来发给Moon,Moon再通过Skype来给儿子讲解题目。

“后来贝贝准备GCSE、A-levels以及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入学考试时,都是他自己查资料,有不懂的地方,才会主动来请教我。”快到哈佛、剑桥面试的关键日子,贝贝又主动恳请Moon减少她的工作时间,来帮他准备面试考题。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表现,贝贝分别被哈佛大学数学与经济学系和剑桥大学彭布罗科学院经济系录取,最终贝贝选择到哈佛大学深造。

Moon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有懂事的那一天,只是时间不同。“父母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耐心地帮助孩子进入一个适合自己的中学。道路一定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为了兼顾孩子和事业,她辞职创业成伴读妈妈

未来,英国微信公众号“英国养娃那些事儿”创始人之一,为了女儿上学特地从东南伦敦搬到了西南伦敦。创业后,她拥有了较灵活的工作时间,也投入了更多精力在女儿的伴读上,并总结出一套提高孩子阅读技能的方法。

大概是在四年前,未来一家从东南伦敦搬入了西南伦敦一片以优质教育著称的学区房。她和丈夫顺理成章地让女儿Emily进入家附近一所公立小学的幼儿园学习,之后又在同一所学校的学前班就读。

Emily在公校的这一年,未来一是因为遇到事业“天花板”,二是希望能有更多时间花在女儿身上,因此选择了辞职在家创业。

从朝九晚五的坐班,到创业后拥有较为灵活的时间,未来加入到学校的志愿家长中,每周去女儿的班级陪孩子们读书。也通过这个机会,她能更直接地了解到孩子们在学校里的日常。

“其实孩子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很大程度上还是和家长上心程度有关。”未来告诉记者,在周围的华人家长中,她虽不算是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的,但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她,对孩子的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

在Emily入读学前班时,每天三点半放学后,她会和女儿在家先读学校发的分级阅读和亲子共读书目。此外,她每周还会和孩子一起到图书馆借阅10本左右课外读物,扩充阅读面。未来说,这部分属于泛读。

她还会和女儿讨论读物的封面、情节和人物心理,甚至引申科普类书籍的知识点等等,这部分是精读。可以说,未来的伴读更多的是在精读这部分。

虽然,未来女儿所就读的公校是她家周边最大的一所被Ofsted评级为优秀(Outstanding)的小学(2019年降级为good),但由于英国公校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手不足的情况,加上生源家庭背景的差异。在班级里做孩子志愿家长的未来发现,仅仅在一到三年的时间里,一个班30个孩子的学习程度千差万别。

“学校老师有时分身无术,无暇顾及每一个孩子,造成一些问题处理欠妥当,与家长的沟通也有些滞后。”于是,在春季学期末,他们下决心让女儿转到一所私校小学就读。

“读公校时每周女儿要阅读两本分级阅读,到了私立学校后,增加到每周四本。”但未来还是保持了每周去图书馆给女儿借书阅读的习惯,并且坚持每天阅读。

由于学校里对阅读课程抓紧了,Emily课外阅读量相对降低了不少。未来在伴读时也不像学前班那么精细了,“除了不认识的词有在谷歌上查发音和意思,很多细节没有抓。”就这样,在度过了英国学校最长的秋季学期之后,Emily已经超过半年在阅读上没有升过一级。

在圣诞假期后,未来发现,女儿除了可以默读,朗读时的整体语速语流也稍微提高了。到了春季学期开学,学校老师给Emily的阅读升了一级,老师在给Emily的评语中希望她继续保持朗读,并且希望她能提高朗读的表现力。

未来说,她被老师负责的态度深深感动了,“老师都已经提出要求了,那么我们做家长就应该全力配合老师的要求。”未来说,她决定要重新回到认真伴读的岗位,不能偷懒任由孩子默读。

未来又开始实施她精细伴读的“大计”,她不仅坚持每天陪孩子阅读,还注重阅读质量。“我会给她读一些故事或诗歌,在朗读时,注重朗读的表现力、节奏感,甚至连文章中的标点、停顿和语气都要注意;一些科普类的书籍本身自带词汇表,我就会让女儿自己查找对应单词的意思;如果是没有词汇表的单词,就教她学自己查字典。”

此外,遇到不懂的问题,她还鼓励女儿主动提问,和大人讨论,加深理解对文章的理解。她一直坚持让女儿拓展校外阅读,并由阅读引发创作,进而促进更多阅读。“我们还‘投其所好’,比如女儿喜欢小马宝莉,我们就坚持从学前班开始订阅这个杂志,基本上期期不落。”

就这样,在未来精细伴读下,女儿的阅读有了很大的进步。到了今年复活节假期,Emily已经开始英文诗歌了,除了读一些图书馆里自己借阅诗集里的短诗之外,“其中还有几首是她自己创作的。”未来高兴地说。

其中,Emily创作的一首诗还在超过2万首诗歌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项旨在奖励英国青少年创作诗歌的“Talent for Writing”奖,并且要收录到今年9月出版的一本诗歌合集里。

老师在得知Emily的“新技能”之后,还在午餐休息时给全班播放了Emily在Youtube Channel里读诗的视频,这让Emily在阅读上的表现力更强了。

未来深有感触地说:“伴读的过程,是孩子阅读进阶的过程,也是作为伴读人的家长自我修炼成长的过程。”她觉得家长应该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多花点时间和孩子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