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是天生的 背后一定是熊父母
摘要:每个熊孩子,都不是天生就令人讨厌的,他们身上一定有着父母的影子。
最近,发生了一件让讨厌熊孩子的人,大呼「过瘾」和「解气」的事儿。
8月4日,洛杉矶突然接到了来自一架从中国开往洛杉矶的航班的报警电讯,说是飞机上有两位旅客打架,被打者需要报警。
根据乘务长要求,随机通知机场警察。飞机到达后,FBI及机场警察将当事人及证人等带走询问。
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导致吵架的导火索,就是熊孩子。
在这家飞机上,本来中国的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准备去美国度假。父亲与儿子坐在一起,母亲单独坐在另一个位置上,小孩旁边坐着一位华裔年轻人。
熊孩子看到旁边陌生的年轻人,不知道为什么,就来了恶作剧性质,全程骚扰他。用脚踢到他,用手打他,突然吓他一下……
年轻人多次和其家人提意见,但家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连续被熊孩子各种骚扰三小时后,这个年轻人终于忍不住站起来,以激动的口吻骂了这家人。
小孩的父亲发现事情严重后,不但没有去想解决办法,还立刻站起来维护孩子,直接跟年轻人对骂,后来年轻人爆了一句粗口,彻底激怒了小孩父亲,他直接狠狠掐住年轻人的脖子。
乘务人员出于安全考虑,通知了洛杉矶机场地面人员,甚至惊动了联邦调查局FBI在机场的执法人员。
飞机到了洛杉矶,二十多位执法人员已在守候,他们带走了相关的人,后来判定,小孩的父亲因为先动手打人,被海关以故意伤人罪为由拒绝入境,并于周六凌晨安排遣返回中国。
原本是一个美好的旅程,现在竟全化为泡影,以后是否能再进入美国都是个问题。
有网友嘲笑评论:在年轻人面前耀武扬威掐脖子的父亲,被遣返后,会掐孩子的脖子吗?那就很难说了……
相信大家坐飞机、坐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都曾遭到过“熊孩子”的骚扰。
更不用说在高铁、火车上来回乱跑时碰倒的东西、迸溅到身上的零食残渣、一瓶没扣好的可乐突然就撒到了你的裤子上……
有一种家长,都会很诚意地道歉并管好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种家长,不知道是位高权重拉不下脸还是不情愿,瞥一眼,说句「不好意思啊」扭头便不再看你,却继续放任熊孩子的任性举动。一副「反正我跟你道过歉了」的样子
最特别的一种家长,就是不约束、不道歉,最后把你惹急了反而还来指责你。
「他还是个孩子,你别这种态度说话。」
「你说你个这么大人了,跟不懂事的孩子计较。」
「我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轮不到你!」
「别太嚣张,以后你生的孩子可能还不如我这个呢!」
熊孩子背后,一定是失败的父母。作为父母,孩子都没教育好,还有什么成功可言?
一个「小时偷针 长大偷金 」的故事在民间盛为流传。
故事讲了一位母亲,见孩子偷偷拿别人家的针,不但不制止和教育,反而赞扬孩子“能干”。
后来这个孩子又偷了别人家的鸡,母亲还是一顿夸,把偷来的鸡炖了鸡汤孩子喝。
结果最后,这个孩子越张越大,越来越恶劣,偷盗大量金银财宝,犯了死罪。临刑前,他借口想见母亲,见到后一口咬掉了母亲身上的一块肉。
他说:「如果小时候,我偷针你打我骂我、偷鸡你打我骂我,我就不至于有今天,我的死,都是因为你!」
当孩子出现挫折,不懂得反思自己,却责怪父母,这已经是教育失败最典型的例子了。
很多父母还出现过一个现象,就是不会跟孩子交流。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后想看电视,你不让他看。当他跟你争辩的时候,你却说:「只有大人才能看电视、你老老实实写作业。」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错误说法,如果把话换一换:「因为爸爸妈妈每天都努力工作和学习,所以晚上才看电视放松一下,如果你答应爸妈每天在学校好好学习,把该完成的作业完成,你也可以看一小会儿。」
两句话,两种思想,天天如此,就会造成孩子的不同性格。
前一种可能出现逆反、记恨、偷看电视等等,后一种则是让他从小就知道,放松休闲的基础,是你努力以后的奖赏。
一名外国的空姐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我飞美国航班回程,当时正好是假期。因此飞机上有很多父母带着小孩子的组合。
下飞机的时候,有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小男孩闹别扭一直哼哼唧唧。
等到飞机上的旅客都走了,这位妈妈蹲下来平视她的小儿子,语重心长地说:
「听着,你已经三岁了,应该懂得…………」
这个妈妈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人在交流,还强调三岁就应该懂道理了。
还曾经有父母,在孩子乘坐飞机时,会制作一个小袋子,里面装了巧克力糖果、和一封信,分发给同机乘客。
「我可能会有点吵,但是我会努力做一个乖宝宝,就像妈妈告诉我的那样。」
「我才十八个月大,这是我们第一次坐飞机,可能我们会哭闹,但是我们会尽量乖乖哒,希望你们都有愉快的旅程!」
有这样的父母,乘客怎么样都很难生气吧,而且我相信有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还不会真的大吵大闹。他们应该会爱、会照顾、体谅别人。
很多父母,从孩子可以交流开始,面对大道理,就会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在不影响别人、该玩、该闹的时候,才纵情让他们开心地玩、保持孩子的天真活泼。
每个熊孩子,都不是天生就令人讨厌的,他们身上一定有着父母的影子。
他们缺失的,是父母的理解和认同。
他们得到的,却是父母在他们闯祸时的意外宽容。
她们缺失的,是从小到大的精神交流。
她们得到的,却是童年无法被满足的委屈。
如果每个父母都是这幅模样,哪个孩子变不成熊孩子呢?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