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高中生当教师是何种体验?青岛高中生涯规划体验三百六十行

2017-08-02 16:31 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 高中生当教师?没错,除了教师,还有警察、机械工、销售员……为了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特点,青岛市不少高中开设生涯规划课,让学生亲自体验“职业人的一天”。于是,中学期间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科学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据悉,青岛的不少高中已将生涯规划课列入学校校本课程,开展得丰富多彩。

高中生当教师?没错,除了教师,还有警察、机械工、销售员……

青报教育在线讯www.iqdedu.com  为了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特点,青岛市不少高中开设生涯规划课,让学生亲自体验“职业人的一天”。

2016年3月份,山东省发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在2020年首批进入新高考改革试点。届时,这些考生除了将采用“3+3”高考模式外,填报志愿方式也将从过去的“学校+专业”改为按照“专业(类)+学校”。

于是,中学期间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科学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据悉,青岛的不少高中已将生涯规划课列入学校校本课程,开展得丰富多彩。

结合兴趣开课程,依托社团扩体验

新高考改革下的学生对学科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偏好性,青岛十七中是岛城最早开设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学校。校长安伯贞告诉青报教育在线(www.iqdedu.com),2009年,十七中以两个班为试点最先开始生涯规划,第二年全校全面铺开。

对于高一新生,首先调研学生喜欢的大学和专业等内容帮助学生进行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蒙。

高二学生,采用专业量表分析学生性格和职业方向定位,同时围绕学生生涯意向,学校开设医学类、艺术类、信息类、设计类等15大类的校本课程体系,并成立30多个社团,每个社团派一位老师辅导。

崂山一中更是立足于学生特长发展,通过选修课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崂山一中学生生涯指导手册》。

课堂以外,崂山一中让学生依托学校的兴趣社团体验不同行业。

例如,成立了首个青岛市红十字会学生志愿者团队,进行校园义卖大集,组织学生到汉河电缆集团的车间进行参观学习等,实地体验行业的差异。

微信图片_20170802162451

微信图片_20170802162445

高校教授来授课,家长课堂共分享

据悉,不少学校与高校签订育人协议,崂山一中学生处张主任介绍到,虽然崂山一中开设学生生涯规划课才2年,但是已经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邀请高校教授来学校为学生和家长讲解大学里的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同时成为山师大心理教育学院新高考改革生涯规划研究中心首批示范院校,取得不小成效。

青岛十七中则与青岛理工大学签订联合育人合作协议,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南车集团、青岛龙达电气集团等高校、企事业单位建立学生生涯规划实践基地,聘请教授、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职业、专业介绍,利用课内外时间组织学生分专业进行职场见习。

微信图片_20170802162442

同时,青岛十七中邀请家长进课堂,分享职业经验也是诸多学校协助学生了解职业的一种方式。

十七中安校长告诉青报教育在线(www.iqdedu.com),大学教授的分享更多的是根据未来专业选择,而不少家长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通过家长的对行业的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医生、教师、记者、工程师等职业,对未来择业很有帮助。

生涯规划有成效,未来发展有挑战

在采访中,青报教育在线(www.iqdedu.com)发现,不少学校在开设生涯规划课后,学生在学习中会着重发展特长,高三填报志愿时会更加明确目标,未来规划清晰。

以青岛十七中徐子翔为例,高中时段参加“物理学科社团”,充分拓展自己对机械类、物理学的研究,他设计的创客作品《自动化太阳能寻光装置》荣获全国特等奖,他也是山东省唯一的特等奖获得者,今年高考被哈工大自主招生录取。

正是对学生实践课和生涯课的提早规划,让学生在发展自身爱好同时又能为专业和学校选择做好预备。

尽管目前青岛市不少高中纷纷重视生涯规划重要性,却存在不少挑战。

首先,缺乏更深入、更系列的指导研究,基础教育以专业为导向,但不少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生涯辅导培训;

第二,师资缺乏和课时难以保证,不少学校目前都是心理学老师占主导、任课老师兼职辅导,教师信心能力不足,且分层走班后课时紧张,已将此纳入校本必修恐成选修;

第三,如何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将其长期引入学校也成为学校再三思考的问题。

高校有话说:

针对高考改革“专业”+学校的选择模式,不少高中纷纷与高校建立合作,而青岛市的高校也纷纷为高中铺路搭桥,成为实践认知基地。青岛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马骥告诉青报教育在线(www.iqdedu.com),今年青科大正准备与市内多所高中合作,成立“专业认知基地”,协助学生和家长进行生涯规划和专业选择。马主任还透露到,结合新高考改革,高校也进行必要的专业调整,比如提高弱势学科的竞争力,加强招生宣传以及将专业划分大类,以“强”带“弱”等等。

青报教育在线www.iqdedu.com 孙华健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