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通知书长啥样?小小纸张见证时代变迁
摘要:近年来,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创意不断,精美设计、毛笔手写、通知书上增添AR二维码……作为新生入学的“邀请函”,这张小小的通知书是学子认识大学的第一个渠道,也是不少人珍藏一生的“青春纪念”。
连日来,各大高校2017年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开始发放。近年来,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创意不断,精美设计、毛笔手写、通知书上增添AR二维码……作为新生入学的“邀请函”,这张小小的通知书是学子认识大学的第一个渠道,也是不少人珍藏一生的“青春纪念”。
中国第一封AR录取通知书从陕西发出
高考录取通知书创意多
7月4日,西北工业大学发出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该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下载相关APP后,扫描通知书正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主题内容。
西北工业大学这份新颖的AR录取通知书在网上热传,而关于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颜值”与创意也引发讨论。
7月12日,清华大学发出了首批录取通知书,除了入学材料,还会寄去一本书,这已成为清华大学的传统。去年和前年,清华大学分别选择了《瓦尔登湖》和《平凡的世界》,今年寄出的则是《艺术的故事》。该校校长邱勇寄语学子,“通过读这本书懂得欣赏艺术之美,并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南开大学招办供图)
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于7月8日寄出,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出的还有校长龚克写给新生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勉励大家以张伯苓、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等南开先贤为榜样。
今年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别出心裁,随之寄出的,除了《新生入学报到手册》等常见资料,还附上了一张CD。据了解,这张CD收录了复旦大学的校歌 ,以及复旦校友们创作的一些歌曲,由复旦大学Echo合唱团演唱。
近年来,每逢高招季,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相关消息都格外受到舆论关注。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一些高考录取通知书,不仅“颜值”高,内涵也丰富。除了原本的信息通知作用,不少高校利用录取通知书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
通知书的主人是来自山东的魏某某同学。与往年不同的是,西北工业大学在每一份录取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
小小纸张见证时代变迁
如今,大部分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不仅制作精良,还会随之寄来诸如新生入学须知、校园地图、银行卡等其他材料。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录取通知书也随着时代的变化,烙下了不同的印记。
今年53岁的董先生于1983年参加了高考,并顺利被当地的师专录取。他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没有电话,也没有人来通知自己是否被录取,董先生每周都要去学校好几趟,了解自己录取情况。
他说,自己先是从老师那儿得知自己的分数,再确认有没有过报考学校的分数线,最后就是等待通知书了。
“每次去学校,先看操场的黑板上有没有新消息。”董先生说,“不知道去了多少次,终于看到了黑板上写了‘喜报’两个大字,再一看有我的录取通知书,那时的心情太激动了,全校只有两个人考上了大学!”
据了解,刚开始不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由宣纸制作,手写完成,非常简陋。江西省天佑中学一位老师回忆,上世纪90年代,部分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仍未摆脱手写。“那时候电话也不多,一般都是邮局寄到学校,然后学生来学校取。”他说。
这位老师告诉中新网记者,尽管之后通讯方式逐渐发达,很多学生通过电话、网络可以查分,但还有不少学生选择把通知书寄到学校。
“现在的录取通知书越来越多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他表示,“90年代我刚参加工作时,学校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不多,也就一百多份,现在一般都有七百多份。”
2017年四川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
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别样意义
这几天,湖北考生王木木正在等待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她告诉记者,自己第一志愿报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新闻系,而等待录取通知书的过程,自己的心态从最开始的紧张激动变得越发坦然。
“高考录取通知书对我来说是对我高中三年努力的一个总结,也是开启未来人生的一把钥匙,充满了新奇感。”王木木说,“在我心中,高考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摸上去有温度的东西。”
2009年,江西考生江先生被中山大学录取,在他看来,“因为成绩不错,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在意料之中,所以拿到通知书的瞬间,心里也就是小小地喜悦了一下。”
他表示,毕业多年了,自己当年的录取通知书仍被父母收藏着,“我觉得录取通知书对父母来说意义更大,是他们的欣慰和骄傲。”
不同于上述几位国内考生,广东的何先生在高中毕业后申请到了英国拉夫堡大学的本科。“我们一般称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为‘offer’,我也没有拿到纸质版的,就是收到了一封学校的邮件。”他说。
何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在国内参加高考的同学很多都已经提前知道了自己的录取信息,然而他是在收到邮件的瞬间才得知被录取。
他说:“我无时无刻不在刷新邮箱,因为申请了很多名校,被拒了几次才拿到offer,只觉得谢天谢地,能够有满意的大学读了。”(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