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 夏季高考

高考志愿填报切莫迷信“大数据”

字号: 2017-06-21 10:00 来源:兰州日报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相比传统手翻指南、肉眼对比的 “土法炼钢”,“互联网+”大数据为填报志愿提供了新路径。

如何填报志愿,选一所心仪的学校、一个合适的专业,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近日忙碌的大事儿。相比传统手翻指南、肉眼对比的 “土法炼钢”,“互联网+”大数据为填报志愿提供了新路径。然而,市场上既有免费查询,也有动辄上万元的“一对一”专家辅导,让人眼花缭乱。业内认为,大数据有其高效便利的特点,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但也应理性看待,不要过度依赖。    

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商业性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就应运而生,手机上专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和咨询的APP更是数不胜数。问题是,商家大肆宣传中的所谓 “大数据填报”,是否真的有效?按照业内人士和一些教育专家的说法,一些商业咨询机构的所谓“大数据”,不过是在玩噱头和概念,顺应当下的“大数据”热潮而已。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来说,最可靠的“大数据”就是往年国内高校的录取数据,比如某个大学某个专业的录取人数,录取分数等等,但是一方面这些数据只能呈现过去,却不能预测未来。另一方面,这些数据虽然主要来源是教育部、省教育考试院、高校,但是统计口径、维度、质量不一,导致最后分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参考性会有偏差。因为不同公司获取数据的方式不一样,有的通过公开信息,有的通过非公开信息或者技术手段破解等,其中可能会出现数据错误、识别偏差、处理出错等,最后所能产生的指导性令人生疑。   

客观上我们承认,面对复杂的报考规则,往年的报考和招生录取数据确实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一味地迷信和依赖“大数据”,却未必靠谱,还可能因此耽误了前程,影响了命运。只要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某所大学某个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做一个简单对照,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就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被录取的概率,同时也不会因为填错了志愿而造成遗憾。

Tags:高考填报 录取分数线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