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 夏季高考

工作跨度40年 如何从高考开始规划专业和职业?

字号: 2017-05-02 10:16 来源:微博 高校招生杂志社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曾看到有学生这样问:“有人说,有兴趣的话请别把它当做职业,因为职业会毁了它;也有人说,只有把兴趣作为自己的职业才会快乐,才会取得成就。那么到底该不该把兴趣和专业以及职业结合起来呢?&rdq...

曾看到有学生这样问:“有人说,有兴趣的话请别把它当做职业,因为职业会毁了它;也有人说,只有把兴趣作为自己的职业才会快乐,才会取得成就。那么到底该不该把兴趣和专业以及职业结合起来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回答是:我们选择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必须是我们所感兴趣的。

很多人或许将这个问题中“兴趣”的范畴狭隘化了。笔者认为,这里所提到的“兴趣”并非一定要是“最喜欢”的那一个兴趣。一个人可能有很多的兴趣,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适合发展为工作的兴趣,将它与我们的职业相结合。

很多人喜欢将工作和生活割裂开来,但其实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占据了我们绝大多数精力和时间的那一部分(大部分人每周一到周五,朝9晚5都是在工作的)。所以,如果占用生命中这么长时间的事情,我们都不感兴趣,那我们的人生质量将如何提高呢?

之所以要把兴趣职业相结合,就是因为:我们对职业的热爱程度,决定了我们能否对工作保持旺盛并且持续的热情。首先,笔者发现大多数人在选择企业甚至选择行业的时候,都会带着一定“投机”心态,比如总爱预测哪个企业或者行业会在未来几年中有很大发展。笔者认为这是不靠谱的,因为没有人可以100%准确地预测未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一窝蜂地去选择热门专业。但是,以中国的发展速度,读大学的几年,足够让一个行业从顶峰滑落到低谷,也足够让一个行业从低谷重新焕发第二春。高考的时候扎堆报考热门专业、毕业了难以找到满意工作的例子太多了。

为了更好地说明职业应与兴趣相结合,请大家务必耐心再往下读:让我们先来聊聊职业规划这件事情。笔者认为,不考虑职业规划的工作选择,都是短视和不靠谱的。相当多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个人一生会工作将近40年(按大学毕业时21岁左右开始工作,60岁后退休来计算)。40年是个怎样的概念?改革开放1979年,到今天不过35年,但中国改变了多少?就拿一些发达城市的发展变化来说,用“天翻地覆”这个词来形容不为过。在这种背景下,各行各业岂会一成不变?以盛大游戏这家曾无比风光的企业为例,从1999年成立到2015变卖其所有游戏资产,退出游戏行业,只经历了不过15年的时间。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发现选择任何单一的企业都是不靠谱的。因为在中国这种飞速发展的国家,企业更新换代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所以,如果我们将我们的职业规划需要考虑的时间跨度拉长到40年这么长,一切我们现在觉得重要的东西可能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现在的高收入不代表未来持续的高收入;现在辉煌的企业或职业也不代表未来还能继续辉煌。现在这个时代,“稳定”的工作可以说基本不存在了。举个例子,以前很多人认为公务员稳定、待遇好,但随着事业单位考试和国考省考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与企业公司相比,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渐渐失去竞争力,公务员的工作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吃香。

如果我们以4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应该如何规划未来的专业或者职业,我们会发现,就业率、收入、奖金福利、企业前景等都不应该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了。那么,针对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应该更看重什么呢?笔者认为,应更看重的是我们个人能力的增长以及是否能保持旺盛的学习及成长热情。因为,当我们的能力足够强,不管在哪个企业里都能干得好;当我们的能力足够强,我们知道自己可以控制甚至预测自己未来会更美好的时候,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会是和不努力的人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基于这一目标,应该如何选择职业呢?首先,我们选择的必须是我们感兴趣的工作,因为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我们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及成长热情。而只有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有旺盛和持续的学习成长热情,这个人才会走入“越努力就越好,越好就会越努力”的正向循环,我们的人生才会获得“幸福”;否则,人就可能会走入“越不喜欢就越不努力,越不努力事情就做得越糟糕,越糟糕就越没自信,越没自信就越来越不想努力”的恶性循环。

说这么多,大家应该能够明白“兴趣”对于我们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了。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去探索和发现我们的职业兴趣,希望在不远的未来,大家都能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Tags:高考 专业 职业

责任编辑:青岛教育在线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