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热点

以“两个公平”纾解入学焦虑

字号: 2017-04-18 14:21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一手抓均机会,一手抓强资源,让机会公平与资源平等成为“双阀门”,释放公众在入学上的巨大压力

如何让价格畸高的学区房降温?如何缓解公众的入学焦虑?扩大“多校划片”比例,取消小升初推优,加大实际居住审核力度……4月16日,北京市教委再次推出新的改革措施。这样的改革探索,缓解的是入学焦虑之标,剑指的是教育公平之本。

简单回溯相关政策流变,一条“问题—解题—问题”的螺旋线,清晰可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择校问题突出,“拼爹”“拼钱”“拼资源”入学,影响了社会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为了抑制择校热,切断录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教育部要求各重点大城市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递条子、拉关系的少了,学区房却开始暴涨,“住得起”的人享受优质资源,引发新一轮焦虑。

此后,一面继续推进就近入学,一面通过各种举措为学区房降温,成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两手同时抓的难题。然而,当购买学区房与上名校不能画上等号时,又有了质疑之声: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依然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存在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是否阻断了公众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唯一的可能,从而让一部分孩子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让入学阶段的教育公平成为一个死结?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新的问题、又解决新的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顽疾,还将会带来新的并发症。当问题复杂得像一团乱麻,这一教育难题的解决需要一把快刀,更需要长远的视野胸怀和科学的顶层设计。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近几年来,北京市的教育改革逐渐接近治本之策。一方面,通过种种严格的措施为学区房降温;另一方面,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增加和覆盖的步伐。简单说,就是一手抓均机会,一手抓强资源,让机会公平与资源平等,成为严格就近入学的“双阀门”,释放公众在入学上的巨大压力。

沿着这样的思路,可以更好地理解北京市的探索。多校划片,让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同时明确标准、加大审核,都是为了降低学区房的择校功能,力求使更多学生参与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机会。如果说这是在实现机会公平的话,那么,资源平等的实现,就是依靠整合教育资源、盘活存量,全方位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在六个城区启动加大对一般学校的精准扶持,每个城区至少选3所普通校和优质学校合并或集团化办学,两三年内在城区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把辖区内最薄弱的学校并入优质教育集团或与优质校深度联盟……这意味着,北京市的教育资源将向相对薄弱的地区倾斜,形成一个个新的优质教育高地。即便旧问题依然会存在、新矛盾依然会产生,但在标本兼治的思路之下,择校的冲动、入学的焦虑,也并非是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入学公平则是教育链条起点上的公平。期待机会公平与资源公平能在这一轮严格就近入学政策的推进中持续深入,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学区房乱象,也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公众对于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焦虑。而这也才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Tags:公平 入学

责任编辑:青岛教育在线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排行榜